有的孩子上初中的時候,也就會知道自己將會新增不少科目,但就是很難將其中的歷史學好。主要還是因為孩子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家長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選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對孩子的成績也是有幫助的,那么初中歷史不好怎么補救呢?
初中歷史不好怎么補救
1、閱讀課本,培養興趣
閱讀史書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這有助于你更好地記憶歷史事件。閱讀課本可以幫助你加強對知識的宏觀掌控能力。所以說要反復讀課本。
還需要讓孩子學會發現歷史之美,歷史美在那里呢,歷史就像是人類的集體回憶一樣,相信你們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吧。還有,你們可以用歷史的重要性來幫助自己更好地培養對歷史的興趣。
2、記憶好歷史年代
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歷史年代的記憶是其中的一大內容,這也是師生之間學習和研究的一個要點,因為任何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時間范圍之內,離開時間概念就無法考查歷史內在聯系并揭示它的發展規律。
因此研究和掌握歷史年代的記憶是必須的,傳統的機械記憶法費時易忘,激不起學生學習和記憶的興趣,相反它會降低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因此歷史年代的記憶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講求一定的藝術,這就是意義識記,也能避免歷史成績不好的情況。
3、及時復習鞏固,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不管哪個學科,要想學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績,都必須及時復習鞏固,初中歷史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懶散拖沓,所學的知識不及時掌握,作業也不按時完成,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責任心,這樣就很容易會造成歷史不好的情況。
4、注意閱讀教材中的原始文字資料
原始文字資料有利于我們深刻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在閱讀課文正文時,盡量閱讀教科書中援引的“文獻資料”,以印證正文中的文字敘述。閱讀文獻資料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要先把這段文獻資料真正讀懂,先逐字逐句地讀,然后再對整段文字內容進行理解;二是要利用課文提供的注釋和譯文;三是要結合課文中的正文內容,不要孤立地去讀文獻資料。
5、從現實入手,回望歷史。
歷史盡管是過去的事情,但是和現實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歷史是人類的記憶,現實是歷史的發展、延伸,任何現實問題都能從歷史中找到根源。我們學習初中歷史決不只是單純為了獵奇而去翻檢陳年舊帳,而是要立足現實,面向未來。
初中歷史學習中如果我們能從現實問題入手,就找到了一個適當的切入點,就能在我們的腦海中激活相應的那段歷史,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感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興趣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