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孩子上初中后,慢慢的就會有一部分孩子表現出逐漸厭學的現象。感到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上學,隨著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特別不理解孩子的現狀,認為孩子在小學階段還不錯,為什么到了初中就如此難管教呢?
初中的孩子厭學該怎么辦?
1、家長必須要有耐心
因為孩子過去的基礎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學習搞好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能躁之過急,更不能因為孩子學習不好而指責孩子。
2、學會和孩子談心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單都會有這樣的反應,成績上升了,往往扔下一句“表現不錯,繼續努力,下次再考多點兒”就完了。相反,孩子要是成績下降了,不問理由,上來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一個勁兒的逼問孩子,這樣的話。家長要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來和他談心,以一種關心的方式來打探孩子不愛寫作業的原因,而不是只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逼著他寫。
3、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
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成績被家長認可時,孩子會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后要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孩子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那么孩子下次會照樣去做。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4、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面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打斷孩子的學習。家長應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學會抵抗來自外界的誘惑,督促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活動,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家長只要堅持下去,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學習的慣性,逐漸的就會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愛上學習。
初中小孩厭學的原因:
1、叛逆期來臨
中學生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了,長輩,老師的話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們專門與父母,老師唱反調。如果老師與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對待他們,會加劇這種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學習疲勞
孩子學習內容過多、學習材料枯燥、單調、缺乏趣味性,學習強度高,有的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做完了學校作業還要加做課外練習,還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例如只會死記硬背、不會聯想記憶,只會運用視覺學習,不會運用聽覺學習等,都會造成心理疲勞。
3、學習動力不足
現在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都還可以,父母給孩子提供了非常周全的照顧,孩子沒有生活的壓力。學生對為什么學習沒有清楚的認識,甚至不知道這樣的學習到底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