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不合群,對于孩子本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講。那么,初二孩子在學校不合群怎么辦呢?
初二孩子在學校不合群怎么辦:
1.診斷:這位同學在跟別人說話時,缺少元認知監控能力。需要通過觀察模仿成功、優秀的人的說話方式,如何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別人容易接受。
2.設計積極觀念反應:無論跟誰說話都要注意表達方式和語氣,這樣會使人際關系更和諧,平時注意觀察周圍比較容易受歡迎的同學的怎么說話的,也可以通過觀察影視劇中人物的言行,進行模仿學習。
3.設計替代行為反應方式,一到與別人交流的情境中,說話內容得體、大方,面帶微笑,語氣委婉。可以針對具體情境進行練習。
4.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模擬5種說話反應的場合情境,針對各種問題情境設計3種說話方式,一共15句表達得體的話,每句得體的話對應不得體的話逐一對比,供這位同學閱讀、分析(具體幾句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
5.通過放松暗示學習獲得一種輕松、寧靜情緒和大腦高度集中狀態。
6.在大腦寧靜、思維高度集中中想象自己自然運用15句話中的某一句或自己產生類似的表達得體的句子,然后用新的觀點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成功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肯定,并引起自豪、自信的感受。
經過反復練習,這位同學找到了與人說話的合適的方式,并取得成效,要使這種效果持續下去,還得在生活中不斷進行鍛煉,一個一個場景地設計和實施,相信自己一定會獲得同學的喜歡。
同學關系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和心理健康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地位。同學關系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情緒狀態,生活的幸福感,在班級中的歸屬感等。這些情緒情感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學習成績變化和性格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