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三,學業道路還很長,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充足的信心。如果我們認為提升無望,必然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不利于孩子的發展。只要孩子還在上學,都會有提升的空間。而事實也證明,只要方法得當,孩子還是能夠提升的。
初三語文怎么學能提高成績
1、必須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語文本就博大精深,現在考教分離,中考語文試卷題量雖然固定就那么20道左右,但是,所涉及的知識面卻是無邊無沿,想比較全面地復習應考,沒有充足的時間保障,沒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只能是零零散散,走馬觀花,模模糊糊,漏洞百出,想考出好成績,只能寄希望于巧合。僥幸中考試卷上出的題恰好是你復習過的,是你會的!
2、必須全面。中考語文試題涉及拼音、字形、病句修改、文學常識、古詩文默寫、名著知識、材料分析、圖標說明、記敘文閱讀、議論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古文課內外比較閱讀、古詩閱讀和作文等方面,每個方面分數值歲雖小,但每個類型的題都需要積累大量的知識點。例如拼音題,雖然只考察一二十個字音,但是,這些字音是從四千多的字詞中挑選出來的,而不是囿于初中的六本語文書,這就要求學生走出課本的限制,進行更大量的學習和積累,務求全面,才能厚積薄發。
3、必須動嘴出聲。我們的語文教學,過早地讓學生默讀,以至于學生讀什么都不愿動嘴出聲,像拼音,許多學生只靠看,是根本記不住字音的,加上平時在語文上投入時間少,逐漸養成了看著會,合上書就不會的毛病。像拼音、詞語、古詩文、閱讀理解、作文等,都應該大聲地讀出來,調動各種感官,達到深刻并熟練記憶的功效。出聲并富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還有助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能感悟并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好篇章,也利于提高表達和寫作能力。還有一點,出聲讀書,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提高學習和復習的效率。
4、必須多看卷子多看答案和提示分析。當知識幾累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多看各種模擬試卷,一方面是為了多見題型,一方面是為了檢驗復習效果,查缺補漏。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提倡讓學生大量地做卷子,因為做的目的還是為了會,動手冥思苦想地寫一遍,結果不懂的還是不懂,不會的還是不會,再等著老師評講,這樣太費時費力了。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看答案,根據答案思考分析,發現竅門,悟出技巧。并且把部分知識點進行再復習,達到知識的完善的目的。
5、最后一點,應該是勤問老師,而且是不懂就問,馬上解決。許多初三的學生,比較疏遠老師,不遠接近老師,有不會不懂的愿意自己琢磨,或者是和同學們探討。殊不知,現在離中考不遠,時間緊任務重,就應該采用最直接最有效最省事的學習途徑。自己悟,與同學探討,問老師,這三種方法,只有問老師是最省時省力高效的,何樂而不為呢?在選擇成績還是面子的問題上,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所以,為了提高成績,就不能太顧面子,顧面子,就會優柔寡斷,畏首畏尾,致使問題越積越多,存了那么多不懂不會的問題,想要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績,實在是萬難。所以,學生一定要克服心理壓力,勤學勤問。
初三語文差家長要怎么幫助孩子
幫助孩子端正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孩子對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明確了自己的問題,有了積極進取的意識,我們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家長和孩子保持有效的溝通很重要。把嘮叨指責變為確立目標,鼓勵陪伴,幫助指導為第一要務。
做好陪練
初三的孩子時間寶貴,家長陪伴指導的時間不好安排,但是針對弱科每天固定個十分鐘時間和孩子交流還是可以實現的。可以每天讓孩子帶回語文作業或者老師講過的資料,讓孩子復習一下,和孩子交流一下今天的得失。如果有時間,讓孩子多做一些針對訓練,當然會有效果,可以讓孩子把做題過程中的疑難勾畫出來,商量好解決的辦法。查網絡、問老師等都可以,但家長需要跟蹤。
保持耐心
對于初三的學生,任何科目都不好實現飛躍式的進步,語文更是如此。我教的學生中,凡是成績優異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勤奮努力、方法得當的家長。記得現在在浙大就讀的一名學生,在初三的時候化學很吃力,家長告訴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每天陪孩子一起學習化學,真是令人感動。
語文成績的提高,不在乎是幾年級。初三完全可以提高,關鍵是父母。一個孩子能夠有多大提高,能有什么樣的成績,取決于這個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語文成績更是如此,當一個孩子可以放下壓力,當一個孩子可以與父母的關系更進一步的時候,他的語文成績就可以很輕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