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好物理既要有一定的數學知識為基礎,更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平時,很多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實際上,只要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完全可以把物理學好的。
初中物理差怎么辦?
一、概念要清楚,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課本必須熟悉,知識點必須記得清楚,至少達到課本中的插圖在頭腦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記得在第幾頁,但至少知道在左頁還是右頁,它是講關于什么的知識點的,演示的是什么現象,得到的是什么結論,并能進行相關擴展領會。
二、獨立完成一定量作業。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同學和老師),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會的題目搞會,并進行知識擴展識記,會收獲頗豐。
三、重視物理過程,重視輔助作圖。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論過程,還是實踐過程,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全力上課、專心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學習規范。有不同看法下課后再找老師討論,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于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后,有了一定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
五、多做實驗。
這是探究精神的前提,在你去用實驗驗證問題前,首先要知道這些實驗儀器有什么用,如何用,那么就要多做實驗,建議買一套實驗器材,沒事多搗鼓搗鼓,受益頗多。
六、注意探究。
探究的方法很多,其一,多思考,例如看到路邊的石頭,就要想想能如何測其體積,用過所學知識可知,拿量筒用排水法做是最好的,那萬一沒有量筒呢?那就可以用彈簧測力計通過測量浮力來計算出體積。
其二,如果覺得看著路邊的物品很難去想到什么物理探究題,那就隨便找一本物理競賽書,找到實驗探究題專項訓練,就會找到很多有趣的題目,例如:"在河邊有一根竹竿、一些細繩、砝碼、刻度尺,如何測量石頭的密度?”通過思考可知用杠桿和浮力的知識可以測出。那么這個就需要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及出色實驗探究精神。
七、多做多練,熟能生巧。
要想學習好物理科目,一定要多多做練習,把書本上學到的概念和公式,應用到實際做題中,如果做題時能夠得心應手,方能說明掌握了知識點。
八、整理錯題,加深記憶。
要想學好物理是要準備一個錯題本的,把自己錯的題一個個記下來,然后時常復習加深印象,這樣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