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發現,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時,千萬不要去嚇唬孩子,或者是強迫孩子去學習,而是要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發現孩子厭學的問題,從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重拾對學習的信心,能夠自己主動去學習。
初一孩子厭學怎么辦應該怎樣開導?
1、讓孩子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初中孩子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想法,有時常會顯得幼稚不成熟。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些什么。
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耐心細致的進行教育開導,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指明前進的方向,制定近期的奮斗目標,往往會讓孩子明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務,更能幫助他們主動的進行學習。
2、重建孩子自信心
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孩子的處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3、多鼓勵孩子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只要孩子盡力了,即使考試成績不好,也要給予和顏悅色地肯定,讓孩子放松心情、擺正心態,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通過點滴進步,來逐步建立自信向上的心態和行為。
4、家長要經常陪伴孩子
如果初中生經常一個人學習,那么就會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家長可以拿出一部分時間,來陪伴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初中生一起決定,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僅有助于親子之間的交流,還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5、培養初中生對于學習的興趣
孩子不愿意學習,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培養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的,引導孩子,憑借初中生自己,是很難對學習提起興趣的。因此家長,在初中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加以引導。
初一孩子厭學有什么危害?
1、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形成惡性循環
有嚴重厭學情緒的兒童青少年,缺乏學習的興趣,但是迫于父母的壓力,又不得不固守在教室,學習成績當然不好,更會因此受到老師、家長的責備,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郁情緒,就會更加討厭學習。
2、影響人際關系
厭學兒童學習成績不好,難免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學校中很常見的現象就是,老師會把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貼標簽,把他們的座位安排到一起。從此,孩子更容易自暴自棄,索性和與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報復心理,會出現叛逆、搞惡作劇、欺負弱小同學等行為,嚴重影響其正常人際交往。
3、危害自信、自尊
厭學兒童通常不是不想好好學習,而是缺乏學習的自信,不良的學習成績,更加使他們喪失信心。嚴重者會因此而退學,但是厭學對這些孩子的影響,遠不只如此。學習上的受挫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成年后,這些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在愛情、人際關系方面更會因此而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