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戲,是家長和老師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家長們把游戲視為“洪水猛獸”,覺得孩子不好好學習、成績下降、逃學、厭學都是游戲搗的鬼,家長們把全部的錯誤都怪在游戲上面,但真的是這樣嗎?孩子玩游戲是不好,可是孩子玩游戲的原因是什么?初中生沉迷于游戲怎么辦?
初中生沉迷于游戲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向孩子講清楚沉迷于網絡游戲對他的危害,希望孩子能主動戒除,但要想孩子能主動戒除,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清楚家長后續采取的措施都是為了他好,不至于太過抵觸!一般孩子明白玩游戲的危害了以后,會自動減少玩游戲的時間,會自我反省。
其次、多陪陪孩子玩耍,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其實孩子很渴望爸媽多陪陪自己,他們希望和爸媽出去玩,一起玩玩具,共同分享學校的趣事等等。可是大多數家長工作繁忙,回家后也是疲憊不堪,根本沒有多少精力和孩子玩耍。于是孩子完成作業后無事可做,看見爸媽玩手機,自己也跟著玩,日積月累玩手機玩游戲成了習慣。
所以,想改正孩子不好的習慣,家長自己也要反省,有多久沒有孩子玩耍了,有多久沒有和孩子談心了?更重要的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他是喜歡踢球還是跳舞、畫畫等,有了喜歡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轉移,玩游戲的時間自然也就減少了。
然后、多給孩子進行正面引導。
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家長要采用疏通的方法,而不是圍堵。家長要和學生打開良性溝通模式,讓孩子愿意聽你講話,能慢慢地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在面對孩子打游戲時,家長不要一味批評,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孩子由于疲憊而想要放松片刻時,家長要理解甚至鼓勵,并通過協議讓孩子提出游戲時間并遵守約定。
最后、多夸夸孩子。孩子打游戲有癮往往是游戲的世界里他可以主宰,他在游戲里可以找到成就感,在現實世界里往往孩子在父母的嘮叨聲中慢慢消磨了自尊,所以他寧愿沉迷在游戲中,當然夸人也是一門藝術,有人會夸有人不會,自己體會!
通過陪伴、引導、疏通的方式,逐漸讓其迷途知返,走入正軌。我們要堅信,每一個孩子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當他們發現了更有趣、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可以做時,一定會放棄游戲,在其他領域嘗試做好,找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