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三學生來說,心理壓力很大。這年直接決定了中考的好壞。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希望得到很多能引導他們的東西。但是他們很叛逆。認為自己什么都知道,作為家長,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嚴格教育,不要過多干涉,要對孩子有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學習上不必刻意教育他。這個時候,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學習了,在空閑的時候多給鼓勵就行了。
面對初三的孩子家長怎樣教育?
1、多關心
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兒童那樣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而喜歡把“秘密”藏在心里,但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因此,要多關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隨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機,才能與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種種矛盾,順利地走過第二次斷乳期,順利地走過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
2、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3、尊重孩子的選擇
對待叛逆心極強的孩子就應該這樣:如果家長一味地反對、抵制、‘打壓,只會使親子關系惡化,更重要的是,孩子由此可能走上彎路。尊重孩子的選擇,順著他們的想法就不同了,這樣做必然能夠博取他們的信任。古語云:“信其師,才能聽其道 。”教育孩子就是這樣的道理,他信任你了,才能聽從你的教誨。
4、為孩子營造好的家庭環境
初三家長可以看點書,盡量不去影響和干擾孩子。有些初三家長做好的很好,經常打電話與老師溝通,有空還會來學校看看,面對面和老師孩子交流。這為我們學校教育孩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5、初三家長要鼓勵孩子
初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計劃要切實,力所能及,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進步。要善于與孩子溝通傾聽他們的呼聲,引導教育,少指責,多表揚。在日常生活中,從生活小事入手,幫孩子形成嚴謹認真的習慣,使其逐步養成精細、審慎、耐心的態度和習慣。
6、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盡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千萬別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7、尊重理解孩子
隨著孩子不斷的長大,家庭關系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那種由家長決定一切、孩子只是服從的局面;家長需要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努力與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為基礎,以溝通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