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情況,尤其是處于初中階段的孩子,受青春期以及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交流,慢慢引導他們轉變對學習的態度,重新回歸校園生活。
初中孩子不愛上學如何教導?
1、家長要及時開導孩子
初中正是孩子接受知識的良好時期,這段時間也是孩子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如果孩子有不想上學的現象,家長一定要及時開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跟他們講清學習的重要性。
面對孩子的厭學,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應該是理解,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度過來的,所以孩子的很多想法,家長應該可以理解孩子。在此基礎上,家長再對孩子進行開導,端正孩子的學習心態,一定可以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
2、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機
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要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3、減少孩子的壓力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學一點知識,就拼命地給孩子報上不完的培訓班,孩子的自由時間受到限制。或者父母給予孩子太高的期望。這樣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而產生對學習的厭惡心理。所以家長們如果為了孩子好就要減少孩子的壓力,讓孩子快樂地生活,而不是給他們太大的壓力,給孩子多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
4、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以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每天的學習任務和時間表,讓孩子養成按時完成作業和復習的習慣。同時,家長也要監督孩子的學習行為,確保他們不會拖延或偷懶。
初中孩子不愛上學的原因:
一、學習活動的重復、單調和乏味。心理學研究表明,單調、重復、乏味的刺激易引起人們的疲勞和厭煩感。缺乏生機、靈活和變通的學習生活,常導致學生厭學。
二、學習方法欠妥。由于學法不當,雖刻苦學習,卻收效甚微。不會科學有效地學習,缺乏理解基礎上的記憶等等,自然不會感覺到學習的樂趣。
三、學習上缺乏成就感。大多厭學的初中生,學習成績都不理想,每次學習結果所得到的反饋都是消極的。長期得不到嘉獎或同學、老師、家長的肯定與贊賞,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初中孩子不愛上學有什么表現?
1、成績突然下降
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穩定或者與中學之前的學習成績開始存在比較大的落差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這種不同學習階段的差距,明白存在差距是正常的,避免因為成績落差引起中學孩子厭學情緒,引發厭學行為。
2、精神勝利法
具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時,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現實,想法改變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憶中。這些孩子的行為方式、心理特征、思維活動都與這些孩子的年齡不相稱,這種自慰心理表明這些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