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很糟糕時,建議不要在孩子學習之中去聊學習話題。而是帶孩子出去散散步,或者看看電影,或者去吃點他喜歡吃的東西。當孩子在最放松的時候,內心和父母是不設防的。所以家長需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初中孩子不愛上學怎么辦?
1、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對于初中生自身來說,初中生多掌握一些調節壓力的方法。從認知上,認清處于競爭激烈的環境,難免有人會學習成績排名靠后。2、多鼓勵孩子
許多父母過于看重分數和名次,常常拿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一而再、再而三地數落孩子,你成天在他耳邊說“你學習不好要抓緊”之類的話,說來說去他倒害怕學習了。父母要多鼓勵,少批評數落,才能讓孩子找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父母要改變以往一味批評的教育方式,努力尋找孩子的微小進步,對孩子的每一點努力與進步都要給予肯定與表揚。
3、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給孩子的學習規劃一個方案,制定一個每天容易完成的目標。如果孩子完成目標,要給予夸獎和表揚。如果孩子的基礎比較差,家長也不可以發火或者埋怨,要耐心的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成長。另外,家長給孩子的期望也不要定得太高,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最終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4、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責任意識
不能讓孩子以為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形成獨立意識和自我人格,很容易過度關注自己,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也對孩子過度的關注,而沒有教給孩子邊界感、責任感,和對于社會的正確的認知,那么孩子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的漩渦,變得自私自利,不會尊重人。
5、多與孩子談心
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應經常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其他情況,給予心理咨詢,消除對學習的恐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積極運用大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家庭教育也需要策略。父母應該多鼓勵和贊揚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6、合理期望
給予實際的期望不要用野心來期望孩子將來做科學家和律師等。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初中孩子不愛上學的原因:
1、親子關系比較差,親子關系比較差的時候,父母會用權威去壓孩子,孩子這個時候就會通過厭學來表示他的反抗。于是就出現了厭學的情緒。
2、孩子不會學習。這類孩子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重要內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3、個性的改變,孩子隨著年齡的變化,其實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他的價值觀也在變化。慢慢地,有些孩子以前想學習、愛學習、愿意學習,但是年齡長大以后,世界觀改了,價值觀改了,突然之間對學習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