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要提高效率,先預習后聽講,先復習后作業,一定要內化,適當多練,熟能生巧。與學習好的同學交往,向他們取經。要勤學多問,善于歸類整理。考完試后要收集錯題,形成錯題集,方便日后復習,事半功倍。
初一數學太差怎么辦
數學的學習比較強調基礎,其實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是這樣的,前面所學的為后面將要學習的打基礎,所以在后期學習中出現問題,大都與前期學習基礎不牢固有關。
數學學習的基礎是什么呢?一個是基礎概念、性質、規則和方法另外一個就是基礎運算,只有抓好了雙基,數學才能學好。
對于基礎概念、性質、方法要記憶,更要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多去復習鞏固,這就需要在平時做好總結和歸納,方便隨時的復習。比如說在學習了有理數章節,就必須要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有理數及其分類,數軸,相反數,倒數,絕對值,乘方,科學計數法這幾大知識要點,能在提起每個知識要點時能快速想起它所對應的知識點。
比如說,提到絕對值,首先要想到絕對值的概念,絕對值的性質,求絕對值,絕對值的化簡,絕對值與數軸的關系等等,在孩子腦海中形成知識體系。
另一個是基礎運算,運算對數學來說太重要了,學好運算,首先要掌握基本的運算方法,其次就是練習了。
初一的運算是建立在小學的分小混合運算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如果小學階段的分小混合運算不過關,那么就必須要想辦法去鞏固提升。
有理數的運算是初中的第一類運算,引入了負數,在運算中就必須要考慮運算符號,很多學生在這一步經常出錯,所以在有理數運算中有這么個y要求,先定符號,再定數值。
在有理數運算中,要掌握哪些知識點呢?有理數加法法則,減法法則,乘法法則,除法法則,乘方運算,五大運算法則必須要掌握。此外還需要注意運算順序,掌握了運算順序和方法之后,就剩下計算了。
不要小看運算,這可是在考試中失分率很高的題目,看了很多初一學生的試卷,許多學生在計算方面都出現了問題。可以先從單一的運算練起,熟練后再進行混合運算練習,出現問題要及時去總結和改正,不斷提升速度和準確率。
數學的學習離不開練習,應該做哪些題呢?個人建議,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先以課本為主,把課本上的每一道例題弄懂,把練習題做會,這是基礎,考試題和資料書上的題都是課本題目的變形和衍生。聽說過這么一句話,初中學生只要把課本東西完全弄明白了,成績不會低于90,120的滿分,其實是有道理的,大部分試卷基礎題和中等題占了絕大多數。
有些學生覺得課本太容易了,那就去買一套練習冊,現在練習冊很多,但都大同小異,不要太多,認認真真去做,爭取把上面的大多數題目都吃透,不要太多,題目永遠做不完,但知識點和方法卻是相對固定的。
在做題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標注和積累,對于孩子完全沒有問題的題目可以一次過,而對于孩子出錯或不會的題目要弄明白,找到解題方法,做好筆記和整理,經常去翻看和復習,經過多次的鞏固和復習,很多當初看似復雜的題目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要重視考試和練習,平時的考試就是幫助孩子去發現問題,要正視孩子的試卷,考完后不要糾結分數,去分析得與失,總結經驗和教訓,找到知識漏洞和薄弱環節,在后期去鞏固和強化。對于考試卷不要丟掉,一定要保存好,這是珍貴的復習資料,特別是在期中期末甚至在中考復習時,這些試卷會有很大的幫助的,可以為復習備考提供很大的幫助。
初一數學太差的原因
1、因為基礎不好,不夠扎實
學習過程中,數學定義、公式記憶不熟練,基本解題步驟和方法掌握得不扎實。這樣的同學在平時看書的時候覺得這些差不多都會了,但一遇到考試,才發現實際上還有很多知識并沒有完全掌握,經常遇到做題模棱兩可的苦惱。
2、因為學習方法不好,沒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
在學習的時候,雖然對相關知識的概念、公式、基本解題方法暫時都記住了,可并沒有及時應用,其中的解題方法得不到及時的鞏固,這樣時間一長就會發現,之前靠短時記憶的內容竟然都忘了,或者基礎的題型稍加變型就不會做了。
3、因為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習慣有所欠缺
每個人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思維習慣也各有所長,有些同學比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維,對于數學的數字和邏輯思維相對較弱。這樣的同學對于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可能在遇到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的處理上會感覺比較吃力。
4、學習沒有興趣。
綜上所述,前兩種情況其實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教育方式改善的。現行中小學的教學要求并不僅僅針對“天才同學”設置的,所以大部分同學只要采用有效的方法,都是可以達標的。第三種情況因人而異,想要短期提高會有一定難度,目前考試中用于考察同學突出能力的題一般都會控制在20%以內,如果同學對基礎的知識和理解達標了,拿一個滿意的分數還是不難的,再經過有針對性的目標訓練,將可以逐漸提升這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