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反映這樣一個情況,孩子上初中的時候數學挺好的,在班上也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數學成績直線下降,甚至有的孩子出現不及格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初中數學很好到高中為什么差了?
1、高中數學難度更大,學習內容更深
初中階段,主要依靠邏輯思維少抽象思維去解題。初中數學內容和難度比較適中,難點集中在平面幾何和二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圓相對比較容易,且是平面圖形,依靠邏輯思維,逐步推理即可解題。而高中階段,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要求更高。二次函數、圓錐曲線、空間幾何、數列、概率統計等各知識間互有關聯,且相較初中數學更加抽象,加大了理解難度。
2、學習方式產生變化
初中階段,課程壓力相較高中會輕松一些,且多為老師督促,缺發主觀能動性,自學能力差。而到了高中階段,課程壓力陡增,學習壓力變大,且老師督促減少,多為自主學習,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3、學習方法不同
初中階段,由于初中數學內容適中,且難度不大,各知識點間聯系較少,只依靠題海戰術也可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高中數學難度較大內容增多,單純的題海戰術以無法達到要求,需要學生通過刷題對知識點自行分析總結,形成知識網絡。
高中數學怎么學?
1、做好初高銜接,重視基礎知識
高中數學難點首先在于初中高中的知識跳躍,體現在因式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方程、絕對值方程等,都需要學生們去熟悉,例如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在高中初中課本中都沒有專門講,但考試中就會有體現!
2、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還包括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3、做好課堂筆記、錯題本
無數次的提醒高中同學做好課堂筆記和錯題本,很大一部分同學都沒有專門去做筆記,錯題本也沒做;課堂上記一下老師講到很典型的題目,或者特別重要的知識點的應用;錯題也是一樣,分析錯誤,分析題目步驟等;提醒一下一定不要在課上一直記筆記,而忘記聽課,更不能原原本本把老師的板書全部記下,這影響聽課,一點都沒有聽進去,下課就懵逼了,不會做題了!
4、及時了解、掌握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學好高中數學,需要我們從數學思想與方法高度來掌握它。中學數學學習要重點掌握的的數學思想有以上幾個;集合與對應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運動思想,轉化思想,變換思想。解數學題時,也要注意解題思維策略問題,經常要思考:選擇什么角度來進入,應遵循什么原則性的東西。
5、要強化基礎以及運算能力
數學就是要從基礎知識開始學起,高中數學更是如此,把學習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直到完全掌握并且能熟練運用。此外高中數學對運算速度、準確度、精細度方面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也是高考重點考察的一種能力,所以,也要通過強化訓練來提升運算能力。
6、堅持學習,不怕困難
高中學習跟馬拉松一樣,前面跑得快不一定成績好,前面跑得慢不一定會落后;所以需要同學們堅持學習,學習中的分數波動需要理性面對,不可半途放棄;也不能因為努力沒有效果而放棄,找方法,找原因,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