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是老師眼里的“寶”,學習成績特別優秀,但是到了高中,才發現什么叫“強中更有強中手”,成績也從之前的名列前茅,到現在逐步下滑,這是什么原因呢?
初中尖子生到高中成績下滑什么原因?
一、心態變化
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只要用功認真就足夠了,但其實學習也是一項與自信與否緊密相連的事情。孩子如果自信,覺得自己能學會,自然就會去努力學習證明自己;而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優秀,自己是一個“差生”,那么面對問題就會自然而然的去躲避,想要成績好就是無稽之談了。
而經常發生成績退步的“尖子生”往往是來自于整體成績較差的初中里的頭幾名。他們在初中的時候是整個班級甚至整個年級仰望的人,是家長和老師的驕傲,受到所有人的夸獎和稱贊;而來到高中之后,分到了和他水平差不多的其他孩子當中。這種心態的變化一下子就將孩子從天上拉到了地下,認為自己不夠優秀,孩子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心里的挫折,如果沒有人開導那就很容易一蹶不振。
二、學習思路改變
孩子在升入高中之后,整個學習所需要的學習思路是有天翻地覆的變化的。很多在初中相當被重視的東西在高中都會成為過去式,而如果成為過去式的恰恰就是這個尖子生所依仗的東西,那么短時間內沒有調整過來的孩子自然會成績下降。
三、春心萌動
孩子們的發育時間不同,女生比男生要早一些,一部分孩子比另一部分孩子也要早一些。但不管如何,到了高中的時候,絕大多數孩子都會脫去相對稚氣的外表和奶聲奶氣的聲音。15、6歲的高一孩子正是最風華正茂的年齡,在這個時候孩子們對異性發生好感,幾乎可以說是一定會發生的。只不過要看孩子能否用理智將這種欲望壓制下去,如果孩子沒能及時的做到,那么在上高中之后面對長相日益美麗或者俊俏的異性,春心萌動之下無心學習,成績下滑自然在所難免。
初中尖子生到高中成績下滑怎么辦?
1、補基礎知識
對于高一上學期沒有學好的學生而言,不要急于學習新課,利用這個超長的假期,把基礎知識落實好,該記得記住,該理解的理解透徹,不能理解的,可以借助網課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如果現在開學了,你的基礎不扎實,跟別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而現在則給你一個很好的彌補機會。
2、補學習習慣
在學校里,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自己沒用時間預習和復習,而假期里,要把這個習慣補回來,尤其是對于思維含量要求高的學科,必須養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除此之外,還包括及時整理錯題,分析錯題的習慣,題目做完了,不代表做會了,遇到不會的,一定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整理下來問老師。
3、補學習方法
學生有三個層次:要我學——我要學——我會學!對于學習態度好但是學習成績不高的學生而言,你缺少的是學習方法。舉個例子,如果問你有個知識點,你會說:我知道這個知識點,但是你真的理解這個知識點了?除了掌握“是什么”,還要問“為什么”、“怎么樣”,這樣才能全方位理解概念、理解公式定理,知識點掌握才算過關。對于做題,不要一味地刷題,關鍵要總結,總結錯題的原因,總結不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方式,只刷題不歸納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好的。
4、有個好心態
有個好心態,是學好的前提,好心態來自正確的自我定位,這非常重要。進入高中,所有學生都要重新定位自己,初中優秀,那已經成了歷史,高中學生需要重新定位,你越優秀,周圍的同學也越優秀,因為高中是經過選拔考試的,你可能不再是班里的佼佼者了,你也不再會是老師眼中的“紅人”了,這些都需要重新定位,沒用正確的地位,目標過高,自己又沒用能力短期內實現,就會產生學習焦慮,也會因為心理壓力或者打擊,而產生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