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剛從小學升入初中,面對陌生的學習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難免有很多不適應。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多關心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輔導和教育,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初一的學習和生活。
新初一的孩子該怎么輔導?
1、學會交流
這里的交流包括家長和孩子間的交流,家長和老師間的交流,以及家長和家長間的交流。不管是那一種交流,前提都是家長要抱著平等和信任的心態。家長要傾聽孩子,更要經常與孩子交流。要在一個公開、民主的環境里,跟孩子交流他的學習,交流他的交際。在孩子的學習方面,適時關注他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發現問題要共同討論,而不是訓斥。切忌一味的訓斥,那只能讓孩子放棄交流的機會。家長和老師的交流也很重要。孩子有相當一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與老師的接觸也遠遠多于家長,在與老師的交流中,家長能更詳細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并且也能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出現的問題,探討出解決的對策。同時,家長與家長間的交流也不可少,與別的家長交流可以了解其他孩子的狀況,明白自己孩子的發展,而且還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方式,從而相互提高與改進。
2、學習規劃關鍵點-打基礎
孩子的學習情況各異:有的數學好,有的英語不行!英語基礎不錯的話,以后學習的重點是繼續提高英語成績;如果英語基礎不好,那么他在學習規劃時重點應當是基礎詞匯、語法等方面。
3、關注學習方法差異
和小學相比,初中學習在基礎上會延伸到許多發散性的內容;其次學習方法上,小學時可能認真記憶成績就會不錯,但這種學習方法對于初中學習來說就比較困難!還有,中考才是初中學習的目標!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備考方案。所以,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轉變是重中之重!
4、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上初中后學習的科目增多,學習壓力增大,學科內容趨向專門化,學科的學習方法也各有不同。這對于家長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挑戰。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輔導初中課程似乎需要家長再多下功夫。如果孩子還是對家長有很強的依賴性,家長沒時間管的話,孩子就是能拖再拖,即使是自己做也不主動動腦。所以上初中后先從培養習慣開始。
5、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地學習
培養孩子自覺地學習,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地預習,復習,這樣的學生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讓孩子要有計劃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學得好的部分,學得不好的部分,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而且,初中難的學科較多,有計劃地分配時間,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6、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不能讓孩子和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和學校表現不好的孩子學。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培養孩子正確區分對還是錯。讓孩子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