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的模擬考試比較多,每次考試都非常重要,有些孩子考的比較好,而有些孩子考試卻不理想,不管考試成績如何,初三學生要正視考試、看淡分數。不拼搏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放棄。
初三下學期成績不好還有救嗎?
1、跟進復習進度,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首先自己先把即將要學習的知識看一遍,把不理解的內容勾畫出來,已經理解的內容做一遍習題鞏固。不理解的內容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如果還是一知半解,就需要到老師的辦公室求教。
2、吃透教材,熟練內容
中考的考試內容,有將近百分之八十都是基礎內容,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贏得高分。基礎才是王道。
3、堅定決心,不輕易放棄
初三的學生要想好好努力也有很多阻力,比如同學的“冷嘲熱諷”,大家都一起玩了兩年,你要脫離“組織”去學習。再比如同學們的個人問題,自己基礎不夠,學起來困難……要想成功,總是得舍棄一些東西,取舍是關鍵。自己要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要下定決心努力,什么時候開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始了就不要停下來。
初三孩子需要養成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1.善于提問的習慣
初三學生要養成不懂就問、善于提問的習慣。初三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初三學生要解決學習上的各個問題。如果不把這些問題解決,中考的時候就可能遇到攔路虎。所以,當遇到不懂得問題時,同學們不要害怕老師,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經過老師的答疑解惑,我們會進步得非常快。
2.積極思考的習慣
論語告訴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提醒我們要邊學習邊思考。如果只是學習不思考,那就是死學、盲學。如果只是空想不學習,那就是空中樓閣。在學習的過程中,初三學生要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做題的時候要思考解題思路是什么,有沒有其它的解法;考試的時候要思考怎樣答題才能得到更多的分數。
3.認真觀察的習慣
認真觀察是一種好習慣,初三學生要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老師講課的時候,同學們要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觀察每個實驗的細節,觀察實驗現象跟實驗結果。除此以外,還有認真觀察生活,將教材上的知識點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比如物理當中的升華、凝華、液化、汽化等,分別跟生活中哪些現象相對應。同學們要通過觀察,從教材中來,又要回到教材中去。
4.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每個年級的老師都會布置作業,尤其是初三老師,布置的作業會更多。很多學生為了寫作業而寫作業,把老師布置的作業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這樣是收效甚微的。初三學生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寫作業之前,可以先復習一下重要知識點,不要邊寫作業邊翻書。寫作業的時候可以給自己限時,提高時間利用率。
5.給同學講題的習慣
很多學生不喜歡給同學講題,認為給同學講題是浪費時間。其實不是這樣的。費曼學習法告訴我們,如果能把知識點傳授給別人,給別人講清楚,那么,我們不僅能收獲這個知識點,還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所以,當同學向我們請教問題時,我們要熱心講解,做好互幫互助。
6.反思整理錯題的習慣
很多學生認為反復做錯同樣的題目是因為粗心,其實不是,主要原因是沒有完全掌握錯題,導致形成了錯誤的思維定式。初三學生要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對于做錯的題,同學們要認真反思,知道做錯的原因。可以把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隔三差五的復習,這樣同種類型的題就不會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