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不肯去學校是很多初中孩子會有的情況,他們有的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有的是因為不適應初中的生活,還有的是因為不喜歡學校的老師,家長要通過跟孩子的溝通找到他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初中厭學不肯去學校怎么辦呢?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是沒有各種復雜的關系的,孩子的行為往往會超出父母的想象,甚至惹怒父母都是正常的。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特別是面對孩子不想上學而頂嘴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切記不要對孩子發火,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暴力的手段往往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很容易對孩子的內心造成二次更嚴重的傷害。
2、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3、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雖然可以幫助孩子應付一定的課業內容,但是當孩學習的壓力變大時,死記硬背的方法便不再奏效了。所以家長們有必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學習到更多的學習內容。
4、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家長往往一廂情愿地給學生施壓,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厭學。因此,家長要盡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5、與孩子分析不上學的后果。
孩子說出自己不想上學,但是他們肯定是不知道不上學有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只認為不上學之后的日子是輕松自由的。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分析不上學之后,孩子的人生將會是如何走向,讓孩子知道沒有知識、沒有文憑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會非常艱辛。這樣孩子自然會把精力放到學習上來。
6、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
孩子厭學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并不是說今天父母好好對待孩子了,明天他就會去上學了。父母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從改善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做起,以足夠的耐心和靜待花開的心態看著孩子一點一點往好的方向發展。
初中厭學不肯去學校有哪些原因?
1、學校的原因造成的。
可能因為某個老師不能因材施教,對孩子只會嚴加批評,沒有鼓勵,同時使孩子感覺不受老師待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從而也討厭這個老師,產生厭學的想法。也可能由于孩子在學校經常受那些不愛學習愛挑事的孩子的欺負,產生懼怕上學的心理。
2、孩子沒有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
有些學生聽到每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很難,放棄學習,認為學習無用,沒有認識到學習的真正價值在于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片面認識學與不學一個樣。
3、壓力太大。
望子成龍是所有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實現美好愿望的條件往往是加在學生身上過重的學業負擔,如果過重的學習負擔超過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就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