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喜歡學習的,有很多的學霸可能在小的時候,是不愿意學習的,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心理,但是經過父母和老師的引導,逐漸的喜歡上學習了。所以家長的教育方法比較重要。
十二歲男孩厭學不去學校怎么辦
1、找出具體原因
12歲產生不想上學這樣的念頭,大多背后都是有著諸多原因的。有的是和同學相處不夠融洽,有的則是成績不理想故而對學習喪失信心,或者受到同學的欺負,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厭學的原因,最好也和老師做個詳細的溝通,了解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2、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首先要愿意讀書,孩子的行為大部分都是模仿父母,無論是語言、行為、習慣或飲食的進食習慣,都和父母有關系,所以對于孩子的讀書方面父母愛讀書的引導作用很重要。
3、給孩子制定計劃
家長和孩子制定一年期的學習整改計劃,包括孩子的行動準則,家長的行動準則,相互要求,相互監督,相互約束。并把一年期的學習整改計劃分解到每個月,每個星期每一天。每個周末和孩子一起制定下一個星期的學習計劃。
4、家長放低身姿傾聽孩子
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學,大人很容易自以為是地開始指責,甚至扣上“你就是不愛上學”的帽子。作為家長應捫心自問:是否有認真地聽孩子說過他/她不想上學的原因呢?傾聽,看上去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往往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背后的原因無外乎是信念,沖動,說教,習慣等阻礙。放下這些阻礙,家長才能成為一個真誠的傾聽者。
5、喚醒友誼,做好“助攻”
有時孩子在假期里失去了和同學的聯系,剛剛上學后,可能有些友誼悄悄地發生了變化,那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喚醒友誼”。要知道,對朋友的喜愛,可是很多孩子上學的動力呢。但很多孩子,尤其是內向的孩子,不懂如何拉近友誼,這時候父母就要做好助攻了。
6、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
很多孩子和父母的直接矛盾就是:開學不許再玩電子產品了。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孩子是會抵觸上學的,這會讓孩子感覺上學是一種懲罰,而不是快樂成長、接受學習的地方。正確的做法仍然是循序漸進,做好心理鋪墊。和孩子一起商量個時間和方法,然后執行,但不能因為孩子耍賴和哭泣就妥協,要溫柔而堅定。
7、及時與老師交談
作為家長,這個時候應主動找老師交談,把自己所了解的情況也講給老師聽,因為老師可能還不知道孩子憂慮的原因。老師知道后,三方一起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個關心、體貼的好老師對孩子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你應毫不猶豫地在老師面前多為自己的孩子爭取一點特殊關照,這可使孩子順利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