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孩子,基本上都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就連大人上班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抵觸的情緒,因此當發現自己孩子有不想上學的行為時,家長要表示理解,及時跟他們取得良好的溝通,找到他們不想去上學的原因,之后對癥解決就好。
初一孩子不想去上學,怎么溝通?
1、走進孩子內心。
初一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他們正處在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期,面對著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不想上學往往是因為他們面臨的壓力和不適應,情緒反應較大。這時,父母的陪伴和理解至關重要。
2、建立信任與傾聽。
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感受和想法被理解和認可。與孩子坐下,聆聽他們的煩惱和不滿,表達你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你可以說:“我知道新環境對你來說可能有些不適應,但上學是你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3、尋找興趣點。
找出他們感興趣的領域,鼓勵他們深入學習。如果他們喜歡繪畫,可以讓他們參加美術俱樂部;如果他們喜歡科學,可以帶他們去科技博物館。通過培養興趣,讓他們發現學習的樂趣。
4、培養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不僅來自興趣,還來自目標和獎勵。和孩子一起設定學習目標,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將學習變得有計劃有秩序。同時,設定獎勵機制,當他們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時,給予適當的獎勵,激勵他們持續努力。
5、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愿,但是現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孩子不僅要在學校承受學習的壓力,回家還要聽父母的嘮叨和教育,周末還要去各種補習班,因此孩子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這時父母一定不要繼續再給孩子施加壓力,一定要先減輕孩子的負擔,給他創造一個良好而輕松的學習環境,讓他能在高壓學習的環境下有喘息的機會。
6、讓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工作。
孩子正是上學的年齡,不去學校了,也不是辦法,家長沒有辦法了,可以讓孩子的好朋友來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得,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不要太任性了,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的。
初一孩子不想去上學有哪些原因?
1、感覺學校過于束縛。
對于不喜歡被約束,尤其是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會特別抗拒學校一些要求比較嚴格的條例,比如,統一服裝、統一發型、不準遲到等,他們不愿被約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或行動。
2、缺乏學習興趣。
初一階段的學科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與小學階段的生活經驗相比,有一定的脫節感,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難以維持。
3、學習壓力過大。
對于來自老師和家長過高的期望,孩子的成績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成績不理想,孩子會非常擔心父母責罵自己,但是,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譴責,會覺得自己沒有考好對不起爸媽、對不起老師。這樣的自責情緒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緩解,就會產生惡性的循環,孩子就會不想再繼續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