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初三不上學,家長需要自省,自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錯誤,阻擾孩子學習或給孩子壓力太大。若是沒有,則要詢問老師和同學,看看孩子在這學校發生了什么,若是孩子在學校不受重視,或受到欺負,都有可能導致厭學。
初三的孩子不想去上學怎么辦?
1、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
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孩子才愿意好好學習。
2、要讓孩子正確認識學習
對于“偏科”的孩子,家長要察覺孩子對學習該科目沒有興趣的原因,教會孩子學好的方法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關鍵要素。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和某一科老師“慪氣”。
3、家長需要與孩子去共情
學校競爭如此激烈,家里應作為孩子緩解心理壓力的避風港。處于青春期的初三生逆反心理較強,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循循善誘,耐心指點,講究引導方法。讓孩子從苦學、厭學變為喜學、樂學。
4、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
趨樂避苦,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孩子在學習上總是摔倒,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自然不愿意努力學習。那么,父母可以制造機會。比如,孩子英語比較差,你可以讓他先做幾道簡單的習題,讓她輕松完成,在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后,再逐步增大習題的難度。
初三的孩子不想去上學的原因:
1、社會方面
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不良社會風氣和不良的媒體導向對孩子也產生一定影響。如“一切向錢看”的扭曲思想等,逐漸厭學。
2、父母原因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忽視了子女的教育,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得不到滿足的;過高期待,使得孩子感到力不從心,都會導致孩子的厭學情緒的產生。
3、孩子原因
自身學習動機不強,對學習的厭煩可能與原有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對學習價值的認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