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初中生厭學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了,厭學表現上課不是吵鬧,就是睡覺,無聊打撲克,有的孩子甚至不進教室,老師多次叫才慢慢挪動進入教室,所以大多數學生并不把學習當作一回事。
初中生突然厭學怎么辦?
第一,學生家長要對孩子厭學有足夠的認識,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同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在農村,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缺乏陪伴和關愛,隔代教育不能讓孩子得到正確的引導;有的孩子有家長陪伴卻未能及時與孩子溝通,從而不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無法做到正確引導;有些孩子因為父母離婚而性格內向……
了解情況,可以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讓家長把家庭教育落實到位,這很關鍵。正所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第二,教師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發現孩子的特長,因勢利導,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所感悟,知道學習就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不僅僅是為了考一個好成績。這樣,孩子就不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孩子才能正確對待學習。
第三,學校在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相應地舉辦一些培養學生入門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集體活動,讓每個孩子都努力獲得成就感,在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在學習中也可以相信自己,這樣厭學的現象就可以從根本上慢慢從無到有。
第四,社會和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同時,維護教師的尊嚴,教師得到尊重,教師有尊嚴,教師的話有分量,學生才信服老師,佩服老師,“學習有用論”理論被學生接受,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厭學的學生也會越來越少。
第五,做好家校聯系工作,家長及時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校實際情況,配合做好學校教育,學校還應及時將孩子在校情況告知家長,做好溝通,盡可能減少學生的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