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已經到了叛逆期,家長管得越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嚴重,家長可以通過跟孩子的溝通,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再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方式,居高臨下跟嘮叨都是需要避免的。
初中孩子為什么厭學?
一、教學方式的變化。
到了初中,課程壓力比小學階段要大很多,所以講課的節奏很快。有的孩子跟不上進度,逐漸的開始擺爛。而且,現在教學方法,重灌輸,輕互動。并且用學習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讓學習成為孩子的負擔。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了動力。
二、父母的期望太高了。
期望過高會大大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無意識地將學習與痛苦經歷聯系起來。孩子們不想學習,因為父母和學校的壓力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這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乏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另一方面,父母的焦慮直接影響孩子的狀態和行為對抗。
三、情緒不良。
有些厭學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夠的關愛,爸媽吵架,導致孩子心理受傷,缺少溫情體驗。還有的厭學小孩,跟同學關系處崩了,心里難受,情緒不佳。
四、驅動力不足。
有的小孩子沒有夢想,學習的驅動力不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喪失了學習的動機,迷失了方向。
初中孩子厭學家長怎么引導?
1、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他。
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往往是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的時候,如果家長動不動就對他們進行一番說教,孩子不但不會聽,反而會往家長所希望的反方向走,從而變得越來厭學。
2、家長多表揚鼓勵。
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后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
3、激發孩子的興趣。
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他們會更愿意去探索,更容易克服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幫助孩子找到興趣的來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對一門學科的興趣作為切入點,擴展到其他學科。
4、幫助孩子找到學習方法。
學習一定是有方法的,不懂學習方法的孩子學習起來不僅慢,時間長學不會還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沒有學習方法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會好,時間久了就會有厭學的情緒。家長給孩子找到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好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讓孩子減輕學習負擔,更能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孩子自然就不會有不想上學的想法。
5、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
6、營造寬松輕松氛圍。
如果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合理利用好時間,把作業完成情況記錄下來。學習新的知識,可以讓孩子先復習,休息一下,讓他放松一下,這樣就不會有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