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壓力陡然增加的時期。可以說,多數孩子都面臨著內心的兵荒馬亂,現實的內憂外患。所以孩子也需要得到家長的理解。但是,很多家長對于初二厭學怎么辦,很多家長是沒有教育經驗的,不知道該怎樣做,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教育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孩子初二厭學怎么引導?
1、尋找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初二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老師跟蹤觀察和分析。孩子厭學主要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成績不理想,經過自身努力之后仍看不到成績上升或者成績提高的希望,自己對自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此時,如果家長再逼迫孩子,教師再批評孩子,孩子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2、多和孩子溝通
初中的孩子大多進入了青春期,可能或多或地都有一些叛逆,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和家長矛盾最集中的時期。各位家長千萬不能一味訓斥,畢竟堵不如疏,平時可以多跟孩子交流,對孩子多一些關心。記住,千萬不能只聊學習,這會讓孩子們很反感。
3、給予理解
我們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理解,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發育的階段,出現叛逆厭學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要避免呵斥與責備,如果我們的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理解,一定也愿意主動走出厭學的情緒。
4、對孩子多鼓勵
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中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家長,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5、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對學習沒有充足的興趣是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定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遺余力的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6、做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初中階段的親子關系,家長最需要做的是角色轉變,從處于控制地位的教育者轉變為處于輔助地位的陪伴者。家長明白了這一點,就能夠從家庭教育的困惑中走出來,不再控制孩子,不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設計和期望成長。以孩子為主,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用放松的態度陪伴孩子成長,減少自己的焦慮和無力感。
7、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心要有所行動,制定學習計劃是行動之一。家長要幫助孩子確定重點和目標,除了制定學習計劃,家長應該和孩子在一起學習,營造一種家庭的學習氛圍。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對孩子的最大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