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由于社會經歷和閱歷不夠,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能與家長有沖突,開始出現和父母對著來的現象,一點點的不如意都會使其變得脾氣暴躁,然后反抗。所以家長們在引導厭學孩子的時候要順著孩子的脾氣,不要硬碰硬,要理解他們,多跟他們溝通,多開導他們,解決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難題。
孩子十四歲了非常厭學怎么處理?
1、家長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說話。哪怕孩子說得沒有道理,家長也要讓孩子把話說完,再對孩子的話進行耐心地點評,這樣做才能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
2、家長多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一味打罵孩子,這樣孩子的叛逆心會更強。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和認同,家長不要否定孩子,否則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和家長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3、引導他們正確接納自己和自己的變化:讓他們正確認識這一時期是個體發展中所必經的過程,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樹立榜樣和楷模,組織多種自主性活動,發揮他們的獨立自主性,建立責任感,包括家庭/集體及社會責任感。
4、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父母需要懂得放手,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沖突。
當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先靜下心來,父母從自身找找原因。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就等于父母在激發孩子的逆反過程,從而導致孩子逆反。
5、幫助孩子找到目標。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學習是縮短自己與目標距離最好的方式,所以當孩子不想上學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目標。在旅途中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目標和價值,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
6、與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心理有什么想法,家長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內心想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消除這些顧慮,不要采用簡單粗暴的措施,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7、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不想上學的現象,表明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了,這時候家長需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讓孩子學習他感興趣的學科,最好先把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8、父母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度。
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只有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擔負起家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