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很大程度在于,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了解自己。所以父母應該多聽孩子說,而不是自己說一堆,結果對孩子來說,卻根本沒說到點子上。要想走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心里,多溝通才是王道。
十四歲孩子叛逆期厭學怎么辦?
1、與孩子溝通
坐下來好好地問一問,到底是為什么不想上學,如果孩子不愿意回答,或者是就是認定了不想上學,家長這時候就要進行思想教育,通過一些身邊的事來告訴她們,讓她們明確知道,自己不上學之后要做的事情,要承擔的結果 ,細心地跟孩子溝通。
2、運用正確的方法
對于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身為父母,一定要去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改變,和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身為父母,一定也要學會與時俱進,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去改變孩子自身的厭學心理,讓孩子重拾對孩子的信心。
3、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父母需要懂得放手,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沖突。當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先靜下心來,父母從自身找找原因。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就等于父母在激發孩子的逆反過程,從而導致孩子逆反。
4、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有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叛逆的時候,還使用硬碰硬的方法,結果反而惡化了親子關系,在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時候,爸爸媽媽不應該再使用,之前那種嘮叨、暴力的教育方式,而是應該換一種溫和的方式
爸爸媽媽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一個人經常,強制要求自己做著做那,自己會不會產生厭煩?不要覺得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可以強制要求孩子,而是應該平等地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孩子自然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十四歲孩子叛逆期厭學的危害?
1、惡性循環
存在嚴重情緒的初中生缺乏學習興趣,但是因為家長的期望,又不得不在教室中學習,但是成績不好又會受到批評,所以初中生會出現抑郁的情緒,厭學的情緒會越來越嚴重,更加厭惡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人際關系
現在初中生的個人朋友圈是與學習成績相關的,如果初中生存在厭學情緒,成績不會很好,那么這一部分同學可能被人貼上“標簽”,但是由于初中生正在叛逆期,可能會與同學發生沖突,影響人際關系。
3、有些孩子會染上壞習慣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觀念還不是很強,所以有些孩子就有可能走上錯路,比如說有的孩子,會對其他同學進行校園欺凌,向其他學生要錢、威脅其他孩子,如果孩子,不慎跟壞孩子交上了朋友,那么孩子也有可能被帶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