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整個人生轉折點的起點,因為高中環境的好壞極大程度的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狀態,也間接影響著孩子進入好的大學的幾率,因此,初三時期對孩子來說是牽一發動全身的,不能不重視。所以初三孩子不去上學,家長必須要做好引導。
初三孩子不去上學怎么辦?
1、父母靜下心來給孩子做一次心理交流
因為初三的孩子在這個時候不去上學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成績差,還有可能是學校每天的題海戰術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了考試的信心。父母在這個時候干萬別打罵孩子或給孩子灌輸人生的大道理,要通過靜心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真正不想上學的想法。
2、適當的引導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這是一個叛逆的時期,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以朋友的方式來相處,孩子對你的抵觸情緒才會少一些,其實這個年齡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不妨聽聽他們心里真實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想要上學的話,要多給孩子講上學的好處和優點,讓孩子多和同學交流,明白學習的樂趣。
3、家長對孩子要注意激勵的方式方法
學會贊美和鼓勵,家長必須懂得,語言贊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和適度。平時要以表揚為主,少用批評、責怪,批評過多,會使孩子情緒低落,學習時更易犯錯誤。
4、釋放孩子的壓力
父母盡量幫孩子抽出學習時間來散步,運動或做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因為這樣也是緩解中考壓力的一種方法。
5、家長可以用激將法
利用孩子這個時期叛逆逆反的心理來消除厭學情緒。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喜歡聽從父母安排,對父母的話常常是反其道而行之。你就強迫他天天必須呆在家里,說不定他就去上學了。
6、制定合理目標
雖然大多數初中生智力在正常范圍,但智力和能力會有參差不齊的現象,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長處、也要接納孩子的不足,制訂目標要因人而異,不要與其他孩子攀比。要根據初中生的長處和不足,制訂適合他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他“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樹頂的桃子;如果孩子的學習動機已經受損,目標就更要低起點,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初三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有哪些?
1、學習壓力過大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優秀,可以進入學習成績都比較好的班級或者是重點學校的重點班、實驗班,家長和孩子都感覺到比較自豪。然而,在這樣的班級里面,有的孩子會出現學習跟不上,感覺其他孩子都比自己學的好的情況,尤其是對于剛好夠分數線的孩子來說,在學習上會感到更大的壓力。
對于來自老師和家長過高的期望,孩子的成績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成績不理想,孩子會非常擔心父母責罵自己,但是,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譴責,會覺得自己沒有考好對不起爸媽、對不起老師。這樣的自責情緒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緩解,就會產生惡性的循環,成績也難有起色。
2、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
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他們在學校里沒什么朋友,感覺到很孤獨,并不是大家故意疏離、排斥他們,而是孩子不知道該怎樣和同學相處。
大家在課間的時候經常跑出去玩,而他自己卻坐在教室里;大家三三兩兩的討論著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動漫等話題的時候,他自己卻跟不上,跟同學沒有共同語言;同學喜歡的事物他不喜歡,而自己喜歡的同學又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在集體里面就會感覺到很不自在,會感覺大家對他不友好,甚至是惡意。恐懼同學的眼神、表情,恐懼跟同學、老師發生任何的矛盾、沖突。
3、感覺學校過于束縛
對于不喜歡被約束,尤其是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會特別抗拒學校一些要求比較嚴格的條例,比如,統一服裝、統一發型、不準遲到等,他們不愿被約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