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孩子思想大概已經成熟了,所以他不去上學也不出門一定是有什么苦衷的,畢竟沒有人愿意讓別人批評和看不起。所以,家長可以利用這一點打開自己的教育思路,先找到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再對癥下藥,開導孩子的思想,讓孩子釋放苦衷,使孩子打起精神,重返校園。
初二孩子不去上學也不出門怎么辦?
1、找原因
孩子為啥突然這樣,如果最近受過什么打擊,家長可以多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從專業角度,科學地幫助你們開導孩子,讓他抓緊時間心平氣和地回到學校參加復習考試,踏踏實實地讀書。
2、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在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鍛煉,通過體會工作的不易,來喚起孩子的學習熱情。很多厭學的孩子,主要是生活太過于安逸,父母的疼愛有加,尤其是生活在富有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體會不到工作的辛苦,不知道社會的復雜和艱辛。
如果是出于對孩子的疼愛,讓孩子不再出現厭學的狀態,有其是打消孩子消極學習的情況,那就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鍛煉,提早感受一下社會的艱苦,然他們嘗嘗社會工作的苦頭。我相信大多數孩子都能夠在這其中學習到一些新的感受,通過這些實踐鍛煉,他們才能認清只有讀書才是今后唯一正確的道路。
3、正確對待學習很重要
爸爸媽媽要和孩子真心實意的溝通交流,用心探討他的未來,讓孩子對自身的將來有一個確立的了解。每一個孩子都是對自身的將來有一定的期待,這類期待便是一種驅動力。讓孩子搞清楚期待到實際是必須艱辛的全過程的,并且務必把握必需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才可以取得成功。
學習是提升專業知識和把握專業技能的必需全過程,讓孩子自身了解到學習很重要。對學習很重要擁有清晰了解的孩子,非常少會造成厭學情緒。
4、營建優良的學習環境
給孩子營建優良的學習環境很重要,有的父母卻并沒有了解到這一點。例如孩子在做作業,你卻在孩子周圍看電視劇、玩牌、玩游戲這些,在那樣的自然環境下,孩子哪兒還能舒心去學習。內心早已心有余悸了,學習高效率也會很低。父母要有目的的給孩子營建優良的學習環境,防止孩子在學習的情況下遭受打攪。
5、以身作則
孩子的行為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家長要時刻保持學習的積極性,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讓孩子看到學習的好處。
6、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學習
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孩子成長的捷徑。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學習。你學到的知識可能不會讓你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你學到的知識和拿到的文憑會開闊你的視野,讓你在找工作時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選擇。孩子們可能無法做到學什么就會擅長什么,但當然可以正確看待學習這個事情。學習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途徑。
7、肯定孩子,鼓勵孩子
厭學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習得性無助無論他們多么努力也無法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時,作為家長需要鼓勵孩子的努力,即使成績暫時沒有提高,但是父母是看在眼里的,讓孩子更多地看到父母是理解他們的。不要過多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厭學也可以以平常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