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階段的考試非常多,孩子難免會出現成績起伏的情況,有些孩子考砸以后就會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那么初三下學期成績下滑怎么辦呢?
初三下學期成績下滑怎么辦?
第一、停止質問指責孩子,理解孩子目前的處境,這是給孩子最好的心理安慰和支持。有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才會穩。困難再大,孩子也會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和克服。
第二、給孩子分析目前的狀況,幫他放下心理包袱。中考前的孩子,心理幾乎達到了一種崩潰的邊緣。他緊張焦慮,再加上成績的不穩定,又陷入自卑,整個人處在一種茫然失措中。此時的父母,如實的幫孩子分析成績的問題。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因時間倉促,你學的不扎實。因為你心理負擔太重,緊張焦慮,瞻前顧后。心靜不下來,所以學不好。
第三、家長要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與個人能力,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孩子提供一些學習的經驗,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
第四、正確的學習方式是需要勞逸結合的,家長可以在休閑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組織家庭戶外活動或者是社會實踐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
第五、家長應當盡量幫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減輕心理負擔。
初三下學期成績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一、初三學習內容較多、學習節奏較快。
初二比初一多了一門物理,初三又比初二多了一門化學,學科增多了,部分學科的學習內容也增多了。如此多的學習內容,基本要壓縮在初三上學期一個學期學完,下學期要空時間進行整個初中階段學習內容的復習。又是學習新知識,又是復習老知識,學習節奏就變快了。有些學生在初一初二時“慢慢學”,成績不差,但到了初三,既要“趕進度”,又要“效果好”,他們就不太能接受了,慢慢地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成為了“掉隊者”。
二、初三的知識難度和考察方向有大的改變。
初一學習的內容大多是基礎,初二開始拔高,初三的內容多是歸納總結和強化,知識難度相比初一初二更高。知識難度的加深,必然會讓一些學生產生不適感。另外,由于初三考查方向與初一初二有大的不同,更注重考查學生能否融會貫通、會不會歸納總結,這種傾向于考查綜合素養的方式,也導致部分適合“機械式學習”的學生感到非常吃力。
三、情緒不穩,心態不佳。
初一初二成績不差,到了初三學習困難、成績下降,對學生的自信心肯定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有些同學能及時調整,很快找回了狀態;有些同學,無法及時地進行心理調整,長期處在自信心不足、心態不佳的狀態中,成績會進一步下滑。
四、初一初二使勁過大,初三力不從心。
有些初中生,初一初二成績好,是因為使上了全身的力氣。他們每天學習到深夜,周末還要上各種補習班。短期來看,這個效果非常明顯,他們的學習成績上去了,但長期來看,這種學習方式很不適合打持久戰。等到了初三,他們會感到身體被透支、極度疲乏,加上之前機械式的學習無法鍛煉思維,造成歸納總結能力較低,學起來特別費勁。相反,那些初一初二學得比較輕松,成績一般的學生,只要初三改變一下學習態度,使上一些力氣,學習成績就有較快的提升,因為他們的思維沒有固化,他們的后勁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