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初三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總會出現厭學不想上學的時候,難免會有那么幾天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往往翻開書本沒看幾頁就看不下去了;拿出一套試卷來,看著每道題目都有印象,但卻不知如何下手,大腦疲憊不堪無法思考,這都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正確對待。
初三不上學了怎么辦?
1、放平心態。
現代社會經濟壓力和競爭壓力都比較大,有的家長會對孩子有更嚴格的要求,比如考試一定要打多少分,一定要考到班級前幾名等等,孩子不僅會心理負擔過重,還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在生活中理順自己的心態,不要總是把孩子當成學習機器、考試的奴隸。
2、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充當領導者和批評者的角色。他們對孩子喜歡的東西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干涉,沒有尊重和平等意識,只知道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建議父母在生活中像善待大人一樣善待孩子,以同齡人的眼光對待孩子。
3、鼓勵孩子。
有的家長總是一副討厭鋼鐵的樣子,對孩子隨意指責,不僅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還可能影響孩子內在的健康成長,建議在生活中應該多找一些孩子的優點,多給孩子語言上的鼓勵。
4、耐心溝通。
初三的孩子很叛逆。當你告訴他們要努力學習的時候,他們就是不好好學習。簡而言之,他們看起來就是喜歡和你對著干。如果此時父母再批評、大吼大叫,很可能會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舉動,建議在生活中多與孩子溝通,清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傾聽孩子的聲音。
5、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不僅可以靠努力,還可以靠感覺和習慣,這往往是事半功倍的結果。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將嚴重阻礙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如果在努力的基礎上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會相當輕松,效果也會不錯。
6、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很多初三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沒有明確的認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學習的動力。面對學習困難,常常會產生恐懼和疲勞。因此,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是提高常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他們未來成長為優秀個體的必經階段。中學生只要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很少有累的感覺。
7、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能激勵自己,他可能會避免學業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設定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比如“我會成功的”。再次,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負面情緒。如果孩子害怕學習失敗,重要的是告訴他們采取什么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