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回顧上學時的情形就會發現,真正成績拔尖的從來不是那些看起來很努力的學生,而是輕輕松松,書本上都沒什么筆記的學生。所以,現在作為家長,一定不要逼著孩子學更多東西,尤其是對于初三的孩子,他們自己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做好的是后勤保障,保證孩子心情愉悅,而不是催促孩子學習,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
初三孩子不上學怎么辦如何挽救?
1、耐心溝通
高中生不想上學了,這時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對未來的規劃,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為孩子規劃好未來。
2、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3、讓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工作
孩子正是上學的年齡,不去學校了,也不是辦法,家長沒有辦法了,可以讓孩子的好朋友來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的,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
4、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機
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要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5、對于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
多多鼓勵孩子,會讓孩子不斷進步,增強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會更加喜歡學習,對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孩子對學習上的也會更感興趣,像是孩子有了成績上的進步之后,我們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鼓勵性的行為,或者滿足孩子一些合理要求,這樣也能夠幫助高三孩子更好地去學習的,改善孩子厭學的情緒。
6、選擇讓孩子心情愉快的環境
初三家長可以帶領學生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存在那么多來自各方的壓力,使得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態度逐漸發生改變,以平和的心態去應對高三這個特殊的學習階段,共同營造樂學向上的良好學習氣氛。
7、引導孩子學會接納真正的自我
初三打開心扉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如果心中有解不開的煩惱可以建議孩子試著向好友傾訴,將消極悲觀的情緒及時轉化為主動求識的積極性,逐漸適應來自外部客觀環境的壓力,告訴孩子有能力比別人學得更好,慢慢去緩解和克服強烈的厭學情緒。
8、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初三在出現厭學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增強自我調控,努力適應環境,在學習中培養出興趣,品嘗通過學習得來的成就感自豪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努力樹立起高中各學科的自信心,將厭學情緒完全擺脫,全情投入到高中學習之中。
初三孩子不上學的后果:
1、缺乏自信
不上學的孩子缺乏自信,不喜歡學習,成績不好,會被嘲笑和抬不起頭。這會導致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表現缺乏自信,難以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
2、不讀書失去知識
不讀書會使孩子失去知識,無法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3、心理健康問題
不上學的孩子容易心理不健康,就會面臨自卑、無助、缺乏自信和勇氣等心理問題,甚至可能患上挫敗感和焦慮癥等心理疾病。這些問題可能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
4、未來渺茫
孩子不學習會導致未來渺茫,無法跟上社會的步伐,無法立足于現在的生活。雖然學知識不一定能帶來富有,但不學知識卻會變得平庸。
5、社交能力減弱
上學的孩子因為經常與同齡人交往,能夠很好地融入大集體,處理人際關系,所以社交能力較弱。不上學意味著缺乏社交經驗,無法處理人際關系,這也影響了他們在社會和職場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