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好處在人生自我沖突最為激烈的時期。他們在經濟上尚不能獨立,許多事情還需要受制于父母和周圍環境。應試教育所帶來的較重的學習壓力,會讓那些之前沒有打好學習基礎、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感到無所適從。如果再遇到家庭矛盾、同學爭執,會讓他們的內心沖突變得更加激烈,從而讓初中孩子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那么初中生不想上學了怎么辦呢?
初中生不想上學了?
第一,找原因。
有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想上學,而是想通過這種行為想向你表達自己壓抑的一些情緒,比如不喜歡學校的老師,覺得不能和班級里的同學和睦相處,學業的壓力很重啊,這些都可能是導致他不想上學的一種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本身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本身都不愛學習,也不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的話,那又怎么能讓孩子喜歡呢。
第二,要讓孩子知道上學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
家長或老師很多時候都會要求孩子學習拿多少多少分,如果拿不到就是丟家長或老師的臉,這樣就會讓孩子錯以為,這是因為家長或者老師的臉面,才去上學的,再加上大環境有些人說讀書沒用呀,不讀書也有出路呀,這顆不讀書的萌芽就在孩子的心里一直成長,當孩子學習跟不上了,以為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那么就會放棄了學習。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這樣才能解決孩子不想上學的根本問題。
第三,培養孩子學習習慣。
習慣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對孩子的學習更是如此。因此,想要改變孩子的厭學問題,那么就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第四,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孩子自尊心很強,也會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容易根據他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所以家長要穩定孩子的學習情緒,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第五,正確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
對于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客觀、理性,避免過高或者過低地評價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定要科學合理設置孩子的任務。結合孩子的學習興趣、征求孩子的學習意見,或取得事半功倍的驚喜!
第六,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因為讀書只是孩子生命路程的起始站,人生路還很長,如果我們從開始就把終點站告訴他,那么將來他迷路了,那他還會自己去選擇嗎,當孩子真的不想上學了,那就讓他自己去走吧,家長只要提供他受傷了,能回來的港灣就好了,有誰不是從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站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