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思維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把歷史當故事講,學習初中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掌握學習技巧。
初中歷史的學習技巧:
1、學習歷史也不能單純靠死記硬背,初中歷史的知識基本上是按照時間線的順序來進行的,每個時期都有歷史大事件,孩子們要去記憶事件發生的時間、背景以及產生的影響等等,這些是可以理解記憶的,對于期中期末考試,按照歷史時間線來學習記憶課本內容是非常合適的。
2、歷史考試難點應該在于材料分析題型上,這種題目單純靠背還不行,必須要根據套路來答題,要將每個知識點都答到,又不能過于長篇大論,有些學生碰到這種題目就喜歡寫的越多越好,結果卷面寫滿了,都沒寫到點子上,分還是零分,這就得不償失了。這類題目要在平時多做相應的答題訓練,還有就是記住老師講解的答題技巧和模板,題目做得多,課本背得熟,答題的時候就能找到感覺,真正寫到點子上,也就能拿高分。所以學歷史,基礎題直接靠背書就能拿分,材料題在熟背的基礎上再加點套路也照樣可以拿高分。
3、背誦是基礎,但背誦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按照時間線是一種方法,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去畫出每個歷史時期的歷史時間導圖,或者每節課程的思維導圖,把重點關鍵詞都找出來,一張思維導圖就是一節課,這樣記憶起來也非常的方法,只要看著那些關鍵詞基本上就能復述整節課的內容。思維導圖具有發散和聚合功能,用來記憶是非常好的工具。
初中歷史的學習竅門:
1、設問和材料關系密切,設問提出的是有關材料的問題,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所以,找到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很重要。先在設問部分找出關鍵詞,然后帶著關鍵詞再去材料中找相應的關鍵詞或句。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分析,結合相關的知識信息,對號入座,對問思答。一般情況下,問題就解決了。
2、隨著開放性試題的增加,材料解析題的材料、問題都越來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與教材中的主干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正所謂“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這就需要我們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與教材的史實、觀點相聯系,確認材料與教材的哪章、哪節的內容相關聯,這樣便將材料與教材聯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斷準確,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確了。
3、一般情況下,每一道材料題都有一個主題,而每一個材料都是圍繞這個主題來設計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觀點完全相反,它也是圍繞一個中心而設計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圍繞這個中心,確認材料涉及的內容或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便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