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有點來不及了,除非你恰好缺的是知識點,或者僅僅做題思路錯了,糾正起來容易,如果是基礎和能力不足,一年比較難。孩子已經到了初三,想要通過傳統的方法來提高語文成績已經不是很現實了,在這里提供幾種方式,可以迅速提升語文水平。
初三語文如何提高:
一、基礎知識(15%左右)
這部分主要測試內容是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和現代文中間的一些主要知識點,尤其是課本中應知應會的內容,可以結合一些中考的沖刺書進行了解,并通過記憶法訓練,將這些基礎性內容記憶下來(例如:串聯記憶法和記憶宮殿、思維導圖都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二、閱讀理解(45%左右)
閱讀理解,歷來是中考語文&英語中的重頭部分,整體分值比例和作文差不多,大致分為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有些地區的考試內容中增加有名家閱讀部分)。這部分測試的主要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快速提取知識要點的能力。
這些能力在日常過程中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和快速閱讀進行訓練,尤其是快速閱讀訓練,可以讓學生迅速閱讀完應試材料,同時get到閱讀材料中的重點,訓練時長1個月基本可以達到3000字/分鐘(保守數字),而結合思維導圖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的思路更加富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三、寫作(40%左右)
中考作文要求字數一般在600~800字左右,一般都是二選一。一個是帶有閱讀材料,根據材料進行寫作,還有一個題目大多數是發揮個人想象力。例如“假如我可以隱形?”或者“一覺醒來,手機上收到一條信息'別忘了,今天要返回地球,執行你的使命’……”等等諸如此類的題目。
對于帶有閱讀材料的題目,建議首先挑出材料中的關鍵詞,這樣可以迅速掌握材料的重點,并可以保證在寫作過程中能夠以這些重點為核心進行材料的整合。
綜上所講,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只要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進行系統性的訓練,成績提升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針對初三特殊階段,在語文學習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重視積累,靈活運用。知識積累務必求實,包括字詞積累、古詩詞名句積累、重要作家作品及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積累等。對所積累的知識要重視運用,比如字詞的積累不能死記,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具體運用;古詩文名句的積累也要以理解為前提,這樣在考試中出現理解性默寫便能應付自如。
二、立足課堂,以“內”養“外”,溫故知新。課堂是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培養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要重視課堂和課本學習,在課堂上得“法”,再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聯想、比較、對比等方法聯系學過的相關知識,對已學知識實現再認識,要有目的地進行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
三、閱讀訓練要整體感知,明確考點,抓住要點,講究表達,重視創新。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材料要加強整體閱讀,了解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要這樣寫,在整體理解的前提下完成局部性分析。要能根據閱讀材料的文體特點辨析其中的考點,并通過自己的理解體驗,聯系具體語境作分析?;卮饐栴}要針對提問按點回答,不可遺漏要點。對自己的體驗和理解要用簡潔、準確、完整、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作文訓練要強化文體意識,通過一定量的作文練習,寫出規范的記敘文和議論文。通過閱讀與寫作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體驗、閱讀等多種途徑積累有意義的、新鮮的、有特點的作文素材。積累一些名言警句以提高說理能力。
五、關注生活,關注地域文化。重視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學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通過書報、電視等媒體,把握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代脈搏。關注本地區文化中與教材相關的內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