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閱讀主要有三塊內容,一是現(xiàn)代文、二是文言文,三是古詩詞。特別是現(xiàn)代文與古詩詞中描寫景物起到烘托作者心境,寄托作者感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寫景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初中語文寫景方法有哪些
一、描寫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片,表面在形狀、色彩、聲音等。比如《三峽》一文中“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這里“素”、“綠”兩個字都是對景物急流、潭水的顏色描寫。比如“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這時的“怪”,“懸”兩字都是形容柏及瀑布的形狀。
二、描寫景物特征可以用描述人的感觀來表現(xiàn),即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比如《三峽》一文中“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這里“響”是指回聲,“哀轉”是指聲音悲涼婉轉,是從作者聽覺上來突出三峽秋天的凄涼冷落。比如《紫藤蘿瀑布》中“這里除了色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這里既寫到了色彩,又寫到了氣味,通過視覺與嗅覺,傳神地描繪出了紫藤蘿花的美麗。
三、為了讓景物寫得更加豐滿生動,對某一景物可以采用多角度觀察,就比如攝相機的鏡頭一樣,有俯視、仰視、近觀、遠觀。還可以把景物從動靜結合來描寫。比如《與朱元思書》中“夾岸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這里不同的鏡頭來描寫及動靜相結合來表現(xiàn)富春江的奇山異水,河山之美。
四、寫景還要注意融入情感。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眼中會有不同的感受。要關注作者在寫作背景,從中感知作者的意圖。比如崔顥的《黃鶴樓》中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對于此詩有人認為是作者懷古思鄉(xiāng),又有人說是崔顥仕途失意,漂泊無依,對世事茫茫難以預料的情思。因此,我們要對作者當時的身世作一個了解,才能更好地解讀詩歌。崔顥當時已是六品太仆寺丞,說他仕途失意沒有根據(jù)。從整首詩來看,是把黃鶴樓寫得具有一種神仙氣氛。黃鶴去而未來,詩人有惆悵,但是并非是仕途失意,而是乘鶴的幻想不能成為現(xiàn)實而惆悵。因此,把握詩歌的情感,要結合詩人當時的身份及重要事件,并對全詩有個綜合的考慮。
初中語文寫景技巧
寫景,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條理。一般有以下幾種描寫順序。
一是按方位順序,方位包括上下、左右、內外、前后等。運用方位順序進行描寫,不僅能清晰完整地再現(xiàn)景物,而且還能增加景物的立體感。
二是按照景物類別順序。景物類別有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按照不同的景物類別安排描寫順序,如先寫山、后寫水、再寫人。這是寫景作文中常用的一種描寫順序。
三是寓情于景,按照作者的思路變化順序來寫,有些像“意識流”小說的風格。該順序往往不拘泥于小節(jié)對景物本身的表現(xiàn),而在于對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這種描寫方法比較寫作功底深厚,能輕車熟路自在駕馭語言文學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