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對于初中數學,知識點,計算以及公式、定理的學習都不是難事。可要想高分需要嚴謹的解題思路,巧妙的解題方法,這就要我們在不斷學習與練習中掌握其中的技巧,這樣初中數學厚厚的六本書,便能輕輕松松放入大腦中。死記硬背只會學得快,忘得快,事倍功半。那么,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呢?
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1)歸類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征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后,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于記憶。
(2)歌訣記憶法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于記憶。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準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請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準‘左’和‘右’。
(3)規律記憶法。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4)列表記憶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5)重點記憶法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后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學習初中數學的訣竅:
1、認真學習每節教材,深刻理解知識點內容。把教材的章、節內容徹底理解掌握;每節及每章知識點,不能似是而非,堅決把理解徹底的知識點全部輸進大腦。
2、每節內容學完,必須認真做題。有三部分練習題必須做:教材每節(章)后練習題,教師留的練習題,自己額外有一套練習冊(有質量的練習冊)。要高質量完成這些任務,學生必須刻苦努力,爭分奪秒,提高效率。
3、做題方式: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做題全部規范化,落實到本子上。每個題解都是標準答案。
4、不恥下問,弄懂弄通。做題倡導獨立性,提高思維能力。但是,對于學習基礎不超強的學生,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就要不恥下問。這是學習數學的最好方法。杜絕有疑問的任何問題。
5、記住華羅庚的名言,學習不能踏空一步,就是說學習知識要有連續性,不能間斷,間斷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其實,鍛煉和檢測所學數學知識牢固的一個最簡單方法,就是在做題的時邊做題邊說出知識依據,說出你所運用到的數學公式和原理。一道題目不是做完就扔一邊,而是要做完從頭到尾再過一遍,如果每個步驟你都能夠說出其解題的依據,才是把題目吃進肚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