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初中生十分常見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剛剛由小學轉入初中的時候,由于一下子換了老師,增加了許多科目,學習壓力增大的時候,產生厭學情況較多。厭學這個問題可千萬不能小看它,如果不引起重視的話,將會導致孩子上課不認真,與老師作對,學習成績下降,進而影響孩子的未來。孩子初一不去上學了怎么辦?
孩子初一不去上學了怎么辦?
1.家長首先要向孩子做自我檢討,真誠地為忽略了他而道歉,以此打動孩子內心,促使他做出改變。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會是積極向上的好孩子;?
2.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放下家長權威,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這樣孩子才能夠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你分享;?????
3.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讓他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不但能開闊視野,還能凈化心靈。爬山、露營等等,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去旅游;
4.常與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并鼓勵他、表揚他。讓孩子找到自信和尊嚴,產生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價值感,必要的時候多征求孩子意見,不能什么事都為他做主。
5.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比如孩子在寫作業,你卻在孩子旁邊看電視、打牌、打游戲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哪里還能安心去學習。心里早就心猿意馬了,學習效率也會很低。家長要有意識的給孩子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避免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受到打擾。
孩子初一不去學校的原因:
1、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升入初一后,孩子需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有些孩子因為適應能力不強,在開學的前幾個星期就會出現適應不良的情況。
2、進入初中后,在與新同學接觸、交際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和沖突等等。
3、學科增多,學習難度,考試學科由小學的語數外學科變成初一的語數外物化等七學科門,而且各學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增加,這會讓孩子壓力陡增。
4、初中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課堂要學會聽講、跟上老師的思路;要聯系生活進行積累和拓展;要進行不同維度的比較、要及時進行預習、復習;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對學生在學習中的思考、理解、運用、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來自周圍競爭的壓力。大多初中的規模會比小學大一些,特別是一些重點中學,規模更大,優秀的學生更多,而且強中更有強中手,面對眾多優秀的同學,原來的優勢也會面臨挑戰,一些孩子就會出現我不沒有別的學生優秀、我會讓爸爸媽媽失望這樣的擔心。
6、生活上的不適應。相當一部分初一學生要開始在學校食宿,這就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可是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面被寵愛著,就連剝雞蛋這樣的生活技能都沒有掌握,讀初中后不能應付生活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