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于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點苦,怕受點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越來越差。
初二成績越來越差怎么辦?
1、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
正常情況下,學生自己都知道問題出在哪,成績到底是如何下降的,比如不喜歡學科老師,玩心太大,知識點太難、亦或是早戀等等,都容易造成成績嚴重下滑。若想盡快提升成績,學生需正面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千萬別找其他客觀理由,不正視問題, 肯定無法提升成績。
2、多溝通與交流
孩子之間的交流是消除緊張和壓力很有效的方式。不要不好意思,多和同學們討論題目,可以發現他人的好思路、方法對自己也適用。而且,這種近距離的交流會使你和大家融為一體,學習心態變得輕松以后,聽課效果也會有所提高。
3、正確督促孩子學習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當孩子作業速度比以前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在慢慢改變。
4、幫孩子改進學習方法
到了初二,課程數目更多了,內容更深了,難度更大了,作業更多了,孩子也懵了。大部分的孩子對于這些課程是心里打鼓的,因此,家長、老師要引導孩子掌握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5、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
養成細致、扎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對聰明但容易驕傲、貪玩好耍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多的夸獎,應讓他感覺到刻苦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是自己的本分,本就應該這樣。
6、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
不可否認,初二的孩子處在愛玩的年齡階段,自制能力較差。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法集中,下課的時候稀里糊涂,回家的時候被家長問起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的時候一片茫然。往往是家長在幫著孩子上學,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