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階段的孩子成績差,底子薄,這應該是小學階段落下的“病根”,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存在嚴重的短板,所以初中就要更加努力。
初一成績越來越差怎么辦?
1、與老師溝通
綜合一下老師的意見,這是最簡單、最快捷的途徑,能夠讓家長心中有底。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的意見不要全信,因為他們所看到的也不一定全面,只能供自己參考,尤其是當老師的意見比較難聽的時候,請務必控制情緒,不要與老師爭吵,更不可將老師反映的意見直接告訴給孩子,這只會引起孩子的叛逆。
2、補上短板
比較而言,粗心大意、計算馬虎、審題不準雖是其中最小的過錯,但也不能小視,否則長此以往一樣會后患無窮。初中知識較多、較雜,要記憶的點和面一下增大了,有的人一下適應不過來。理科主要是公式定理要熟,也會運用自如,題目理解精準并立即能找到突破口。這就要求平時認真聽講,及時鞏固,多做多練,并能舉一反三。
3、加強家校聯系力度
最怕家長“一把大火燒一時”,剛得到“壞消息”后暴跳如雷,順手操起家伙就把孩子一頓痛打;或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還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辭,不找原因、不問情況。畢竟是孩子成績一落千丈的事,況且期中考試又是較大型的考試,一點也馬虎不得。故一定也要跟孩子的班主任或較差的那一科老師溝通,讓老師加大管理力度。也可適當向班上同學打聽孩子最近有沒有什么異常情況。
初一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1、對初中學科的整體性認識不清
對于曾經成績輝煌的學生,對初中的學習自然是充滿了信心的,這種信心的一大表現就是對自己學習方法的自信。進入初中,如果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科特點的巨大不同,還是采用以背為主的方法,勢必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習效果難以檢測,只能等到月考。
2、忽視了初中知識的抽象性和延展性
學生中為何會大量存在上課能聽懂,但課后練習不會做的情況?原因就是對課本內容沒有做到深入思考,沒有真正做到吃透、消化。以為記住就可以了,但是最終發現要解決相關題目,僅憑記住那些課本內容是遠遠不夠的。
3、努力程度不夠
初一要學7門課,很多同學疲于應付,心態本身就很消極,覺得能把作業完成已經難得,似乎再也沒有心情和精力去做更多的努力。但是,這努力卻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