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一的孩子來說,地理是一門全新的科目,是文科中的理科,很多孩子因為不適應對地理感覺陌生。其實學地理也是有方法技巧的,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學好地理是很容易的。
初一地理怎么學?
1、學會使用課本
學會使用課本不僅是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工具,也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基礎。內容標明整本書的要領和前后的聯系,以便很好地了解整本書的內容。精讀課文,深入思考,把握要點,寫下問題,特別注意插圖和表格,理解圖表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可以讓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廣闊地理環境一目了然。地圖也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我們可以了解地理特征、原理和原因,并找到使用和轉換的方法。要學會閱讀和使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我們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自編順口溜記憶
初一地理知識內容繁多,有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記得慢、忘得快,如果編個順口溜識記,則會記得快,忘得慢。如南亞地理中,講到印度的物產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可編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在學習初一地理用“NSWE”幾個字母分別表示經緯度時,學生對這幾個字母很容易造成混淆,張冠李戴,可編為“北N南S、西W東E”。也可讓學生自行編順口溜,將較好的順口溜在班上推廣應用。
有的初一地理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亞地型復雜,可用八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四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我國季風氣候的優點可概括為:預熱同期。
4、善于思考,經常問自己問題
地理的總體思路是:學什么?比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征。它在哪里?比如黃河流經的省份和流域。為什么呢?比如黃河的水文特性是如何形成的。利弊是什么?比如如何評價黃河給中國北方提供的優勢和劣勢。如何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比如如何協調人與黃河的關系,如何合理利用和改造黃河。
初一地理答題技巧:
1、讀懂題意
初一地理試題是通過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圖表、數據等資料等形式出現的,考生應具備從文字和圖表、數據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夠對提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運用,解決試題中所提出的問題。要達到這個要求,考生首先必須能夠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的中心含義,以及試題作答要求,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圖示
初一地理試題中很大一部分是與圖相關的。因此,學生應該對各類地理圖像、圖表的特點和作用認真掌握。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準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將圖像、圖表資料與文字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加以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