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多的孩子在小學成績很好,但是進了初中以后,步入青春期,成績開始下降,如果短期內沒有調整好,甚至會出現破罐破摔的現場。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升入初中成績下降怎么辦?
1、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有計劃的學習就不會盲目的去東翻翻西瞅瞅,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合理分配精力。所以,要使學習成績好,首先就需要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應該強調的是,學習計劃是為了達到學習目的。正確的學習目標是良好的學習動機的反映,是可以使學生積極學習、克服困難的內在動機。
2、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首先,讓孩子學會聽課。同樣都是聽老師講一堂課, 每個人收獲的差異卻很大。這里除每個人接受的能力不同外,主要還是看孩子會不會聽講。聽課的關鍵是跟著老師的教學走,要眼睛看、耳朵昕、心里想,還要動手記筆記。聽課前要先預習,對這節課要講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帶著問題去聽,才能夠聽好課。
其次,要求孩子學會記筆記。在上課時既要認真聽講,還要認真記筆記,筆記要清楚、精煉、快捷:把老師講的難點、重點、關鍵知識點記下來。記課堂筆記要掌握三個原則:“少而精”、“準”和“快”。
3、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學會與老師互動
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大膽提問,提問前先考慮好,準備問什么,怎么問。這樣做不但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更能讓孩子上課時注意力集中,提高在同學和老師中的受關注度,增強其學習興趣和進取心。
4、提供孩子安靜的學習環境
在校學習時,即便環境不能總是保持安靜卻也能讓孩子有氛圍能夠共同學習。而回到家只剩孩子一個人繼續學習,需要比較高的自制力以及專注程度,如果這時候的環境還無法保持安靜,更加不容易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因此,當孩子在家處于學習狀態時,家長最好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助力孩子學習。
5、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復習是為了鞏固和強化所學的知識點,預習是為了能夠提前掌握將要學習的知識的重難點,這樣在聽課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去聽課。
孩子升入初中成績下降的原因:
1、學習科目增加。
小學的學習任務少,學習科目主要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其他科目雖然都有學習,但是并不會作為學習重點,也就意味著學生有大把的時間精力放在這三門學科上,再加上學習內容也不難,只要認真聽講及時復習,考個好成績并不難。但是到了初中,增加了政史地物化生,學習科目一下子多了起來,學習任務加重,孩子可能一下難以適應,不知道怎么安排學習時間。
2、考察內容多樣。
對比一下中小學的試卷不難發現,小學考察的主要是記憶性知識,以課本內容為主,只要加強記憶考個高分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初中的考試內容可不僅僅局限于課本,還有很多拓展性的知識,只要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怕是很難拿高分。而很多孩子剛上初中,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一味地按照之前的學習方法,成績難免會下滑。
3、思維要求提高。
受升學壓力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家長難免把分數看得高于一切,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分數,也就成了傳說中的應試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思維受到很大的限制,很難擁有靈活的思維能力,對知識只會死記硬背,沒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提高成績也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