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不好,是讓很多學生和家長頭疼的一件事。不是孩子沒有學習數學的天分,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如果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數學成績并沒有那么困難。
孩子上初中數學成績下降怎么辦?
一是教孩子學會制訂學習計劃。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不管做什么事,如果事先有了計劃,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則就有可能失敗。對于剛上初中的學生來說,制訂有效的學習計劃是取得好成績的有效方法,而且還能使他們終生受益。
學習計劃要全面,既要安排學習時間,還應當兼顧鍛煉身體、集體活動、文化娛樂、幫家長做事的時間:計劃要切實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無吸引力。因為過高的要求不僅難以執行,而且達不到目標會給孩子帶來強烈的挫折感,容易使孩子失去信心:而過低的要求因為太容易達到,對孩子來說沒有動力。學習計劃要和孩子一起制訂,得到孩子的認同才能更容易執行。
家長要督促孩子執行計劃,每天都不要放松,使孩子逐步養成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在計劃執行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去戰勝困難,必要時給孩子適當的幫助。
二是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首先,讓孩子學會聽課。同樣都是聽老師講一堂課, 每個人收獲的差異卻很大。這里除每個人接受的能力不同外,主要還是看孩子會不會聽講。聽課的關鍵是跟著老師的教學走,要眼睛看、耳朵昕、心里想,還要動手記筆記。聽課前要先預習,對這節課要講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帶著問題去聽,才能夠聽好課。
其次,要求孩子學會記筆記。在上課時既要認真聽講,還要認真記筆記,筆記要清楚、精煉、快捷:把老師講的難點、重點、關鍵知識點記下來。記課堂筆記要掌握三個原則:“少而精”、“準”和“快”。
三、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考試科目少,課上知識點少且難度也不大,自然孩子可能只需要聽課認真就可以考個不錯的分數。而初中以后,考試科目增多了,每節課的知識點也增多了,單純好好聽課已經無法滿足學習的需要。做好聽課筆記、合理規劃和安排課后的學習時間和計劃,顯得尤為重要。
四、注意家庭學習氛圍的營造。
孩子越來越大,你會發現以前的一打二嚇唬早已不管用。苦口婆心的勸說,更是被冠以婆婆媽媽、絮絮叨叨。豆爸想說,有這樣情況的家長你別急。不知你發現沒有,孩子認同感有了,很多時候不用你說他就做好。所以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跟孩子把好好學習的道理講千百遍,不如你也加入學習大軍,讓孩子去體會學習的重要。
五、引導孩子多做題。
基礎知識掌握后,就要看實際的運用能力了。俗話說“紙上談來終覺淺”,我們常說理科的科目要多刷題,其實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同一考點下各式各樣地出題方法,見過的題型多了,自然就知道這個考點會怎么考了。通過總結歸納一類的題型,舉一反三,就能搞懂這一類型的所有題。
六、建立糾錯本。
做題過程中,孩子一定會遇到不會做的題,建議讓孩子做一個錯題本,將不會的題記錄下來,并通過請教老師或自己琢磨等方式將題目弄懂,下次再遇到類似考題時才能避免二次犯錯。孩子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遵循以上步驟,相信孩子的數學成績一定會漸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