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方法正確,十三歲不聽話的孩子是很好管教的。家長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不聽話的行為很大原因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他們覺得家長干涉的太多,他們沒有一點自主的權利。因此想要管教好十三歲的孩子,家長要及時進行權利的下放。
十三歲孩不聽話實在不想管了?
1、帶著平和的情緒面對“不聽話”。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撒潑耍賴就受不了,急吼吼地訓斥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心理產生恐懼,久而久之行事變得唯唯諾諾沒有主見,“叛逆”確實被遏制住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心靈上的巨大。只有當家長情緒平和地看待孩子的叛逆時,孩子才會受家長良好情緒的影響,慢慢放下固執,敞開心胸。
2、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
其實孩子的想法很單純,有的時候他們叛逆表現得背后其實隱藏著一些家長忽視的因素,比如他破壞東西其實只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想讓家長多陪陪自己。只有我們理解并體會到孩子的感受,才能找出叛逆背后深層次的原因。
3、不要拿孩子做比較。
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4、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愿意聽你的話。
5、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叛逆期的管教中,家長還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可以通過創造一定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發掘自己的優點和才華,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
6、給予適當的自由和限制。
十三歲歲孩子需要適當的自由和限制。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讓他們有機會獨立思考、做出決策和承擔責任。同時,也要給予適當的限制,以確保孩子不會做出,危險或有害的行為。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和需求,靈活地調整自由和限制的程度,讓孩子做自己范圍內的事情。
十三歲孩不聽話的表現有哪些?
1、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說的事情,自己就非要往反方向做,不理睬父母,不愿意和父母多溝通。
2、開始對異性有關注。比如班上長得好看的同學,還有一些自己喜歡的明星等。
3、厭學。孩子討厭學習,學習效率低下,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不想去學校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