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王媽媽的女兒小雨是一個初三的學生,別的同學都在為升學而努力奮斗,自己卻在家一星期多了沒去學校,初三女兒厭學怎么辦?王媽媽非常的著急,因為女兒之前學習很好,進入初中后,學習難度加大了,小雨也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慢慢的成績開始不理想,變得也特別沒有自信,尤其是初三壓力大,作業多,孩子更難受了,就逐漸出現了不想上學的想法。
初三女兒厭學管不住怎么辦?
第一、放平心態
現代社會經濟壓力和競爭壓力都比較大,有的家長會對孩子有更嚴格的要求,比如考試一定要打多少分,位置一定要坐在前面等,不僅孩子會心理負擔過重,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在生活中理順自己的心態,不要總是把孩子當成學習機器、考試的奴隸。
第二、尋找問題的根源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許多父母整天忙于工作,要么把孩子留在祖父母身邊,要么直接送他們去寄宿學校。孩子長時間沒有得到父母的照顧,難免會遇到麻煩、逃學等情況,建議父母在生活中盡量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要知道沒有多少錢可以買到親情。
第三、學會反思
有些父母即使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也不及時改正。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要不就是不承認,要不就是因為父母把臉拉下來,誰也不知道長期受苦還是孩子,建議父母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教育水平,學會反思和思考,在傳統的長輩觀念下尊重我們的孩子。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像個領導者、批評家,對于孩子喜歡的東西或冷笑,或隨意干涉,不懂尊重和平等,建議父母在生活中應該像善待大人一樣善待孩子,多用同齡人的眼光來對待孩子。
第四、及時給孩子溝通
初三的孩子很叛逆。當你告訴他們向東走時,他們更愿意向西走。簡而言之,他們就喜歡做與你說的相反的事情。如果此時父母再次批評、大吼大叫,他們很可能會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舉動,建議生活中要多與孩子溝通,清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傾聽孩子的聲音。
第五、鼓勵孩子
有的家長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對孩子隨意挖苦或指責,不僅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還可能影響孩子內在的健康成長,建議在生活中應該多找一些孩子的閃光點,多給孩子語言上的鼓勵。
初三女兒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作業太多
初三的學習時間非常的緊張,每個科目的老師都會布置很多的作業,很多孩子每天晚上都是寫作業寫到晚上11-12點,第二天繼續上課,導致很多孩子因為討厭寫作業而不想去學校。
第二、太難學不會
初三的孩子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科目化學,很多孩子會新增的科目不理解,尤其是女生,很多化學方程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平時也不好意思問同學,問老師,導致不會的知識點越來越多,產生畏難情緒,就不想去學校了。
第三、努力學習但是沒有成果
有一些同學,學習非常的努力,但是每次考試成績都非常的不理想,感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對自己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第四、考前焦慮
有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過關,遇到考試就會緊張,出現考前焦慮,睡不著,吃不下。
第五、人際關系不和諧
有些學生性格內向,孤僻,不愛和人交際,導致在學校感覺很孤獨,從而不愿意去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