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新疆的一個媽媽說,孩子今年14歲了,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之前孩子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好,喜歡畫畫,還拿過獎,學習也非常有計劃,周末有時候還讓帶他去書店看書,特別愛學習,除了不太愛說話,其他方面基本上沒有讓父母操過心;但是最近的一段時間,孩子鬧不去學校了,孩子長這么大,沒打過沒罵過,現在變成這樣,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辦了?
14歲初中生不想上學怎么辦?
第一、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根本就是鬧情緒不想上學,那么家長要教育孩子,一步一步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明確從開始孩子只有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才能玩耍,不能為了玩耍而停止學習或玩耍后學習。
第二、明確學習目標
正確的目標設定是決定你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然后選擇能讓你實現它的工具,這樣你的生活就不會出現偏差。 例如,如果您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個快樂而富有成效的人,請確定最終目標,然后選擇您的工具。 父母必須與孩子討論這個問題,幫助他們確定目標,幫助他們定義自己,讓他們對未來有一個愿景,并重新激發他們的學習活力。
第三、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
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按照老師的復習計劃,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理解基礎課題,才能深入了解課堂,成為課堂之王,效率之王。 事實證明,與其吞下大量知識,不如從基礎開始思考。 最后,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 可以建立錯題本,每次考試后,主動分析試卷,分析每道題的失分,即使考滿了,也要認真總結。
第四、挖掘自己的潛力
在中學階段,發現和發揮潛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根據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父母可以鼓勵他們的孩子跟隨他們的興趣,這往往是他們的優勢和潛力所在。 但是有一個問題,要看是否有興趣和環境的條件,如果沒有,你不具備改變環境的條件,就要考慮開發自己的次優潛力。
第五、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找出你有多開放的一個簡單方法是盡可能多地列出你通常不感興趣甚至不喜歡的事情,然后分析它們,看看哪些是原則問題,哪些不是? 堅持非原則會限制你的視野嗎? 它會影響您發現和開發潛力的能力嗎? 一個人對無原則問題的禁忌和限制越多,一個人發現自己潛力的機會就越少。
14歲初中生厭學有什么危險?
第一、社會性逐漸退縮
孩子從不讀書開始一直呆在家中,社會性逐漸退縮,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也在減退,社會功能逐漸減弱甚至喪失。 于是漸漸不想出門,不出門見人,整個人處于一個自閉的狀態。
第二、缺乏智慧
不讀書,怎么跟別人比? 財富還是智慧? 經驗還是人脈? 這些你都有嗎? 現在的社會現狀,社會上混的不好的都是沒受過教育的底層,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學歷很高,讀過很多書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