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正是記憶力學習力最好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明確學習的必要性,并鼓勵孩子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從而在學習上取得成就,這樣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了,自然也會喜歡學習了,那么,不想上學的想法也煙消云散了。
14歲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不想上學的現象,表明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了,這時候家長需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讓孩子學習他感興趣的學科,最好先把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2、與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心理有什么想法,家長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內心想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消除這些顧慮,不要采用簡單粗暴的措施,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3、糾正孩子的不良嗜好。有一些孩子不喜歡學習的直接原因是有受到不良嗜好的影響,比如上網等等,所以家長必須對孩子進行管教和疏導,讓孩子能夠遠離這些東西才行。
4、多給孩子進行輔導。有的孩子是因為學不會了,就不想認真學,反正學也學不下去了,所以,家長最好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多給孩子進行輔導,不要讓孩子落下課程。
5、給予孩子應有的鼓勵。孩子在學校里其實學習壓力是很大的。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鼓勵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己壓力就已經很大了,如果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表揚,常常就會造成破罐子破摔,從而造成厭學。
6、帶孩子多做運動。比如陪伴孩子打羽毛球,或者陪伴孩子一起游泳。這些方法都能夠讓孩子勞逸結合,恢復精力,而且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多陪伴也能讓孩子的心情好轉,同時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最終緩解因為焦慮、煩躁、叛逆而引起來的厭學情緒問題。
14歲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壓力過大。因為在青春期這個階段,青少年雖然身體和心理都在發育,但是還不夠成熟。來自父母、老師的一些期望,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很大,所以就會選擇逃避。以孩子的角度來想,他們會覺得不去學校就沒有壓力了,對孩子來說沒有什么事比上學還困難,所以孩子就會出現厭學的問題。
2、沒有學習動力。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好,會出現挫敗感,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下降。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出現厭學、或者是逃避學習的情緒。
3、孩子不喜歡老師。現在的教育制度只在乎學生的成績,有些老師不能正確地因材施教,特別是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有時候會用責難或是鄙視的態度來對她們,那學生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和動力,對這個老師也會產生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