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升學、人際關系等壓力的增大,處在初中階段的孩子心理發生變化,如果沒有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很容易在認知、理解、運用等環節產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礙,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響下,往往會激發他們潛意識的反抗,刺激他們對外界采取抗拒行為,形成“叛逆”。初中階段的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正確看待,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從而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這個階段。
初中生14歲叛逆家長怎么辦?
一、不打罵孩子。
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叛逆階段,可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要控制住情緒來諄諄教導,不要一氣之下又打又罵,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不聽話,甚至家庭氛圍也會變差。
二、學會理解孩子。
孩子因為年紀小容易性格沖動,如果說和一些不良的孩子在一起玩也可能會沾染上一些不良的風氣,做一些錯誤的事情,當父母發現的時候要從孩子的角度考慮,慢慢的教導、引導、理解他們,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習慣。
三、耐心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四、尊重孩子。
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加以贊美。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從而降低孩子的負面情緒,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抵觸。
五、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打球、游泳、爬山等。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
六、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七、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八、允許孩子有過失。
初中的孩子處于一個有自我主見的時期,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怎樣做主,雖然孩子會犯錯,但是請家長要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這是共同成長的過程。
初中生14歲叛逆有哪些表現?
一、自以為是。
叛逆期的初中生雖然在社會上和生活的經驗上都有所缺乏,但是他們仍然在思想和行為上盲目的自大,做事情也不考慮后果,把自己當做中心點,不考慮其他人。而且情緒的波動也會很大,同時內心還是十分脆弱敏感,真是打不得也罵不得啊!
二、倔強。
叛逆的孩子對待傳統的一些觀念還有看法會出現抵觸的行為,只認為自己的都是正確的,不愿意聽別人提出的意見,總是想反駁別人提出的意見,只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意見,而且在性格上也是十分的固執,行為上也會偏激。
三、不遵守校規,開始厭學。
表現為不想在學校學習,甚至出現逃學行為。并且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產生影響教師的教學和同學的學習等行為。
四、不愿意吐露心聲,有自己的秘密。
孩子在青春期時期心理生理逐漸趨于成熟,內心會增添很多小秘密,不愿意讓別人知道,對父母的問話置之不理,更不愿意父母逼問,對父母私看日記本的方式尤為反感。
五、喜歡推卸責任。
孩子在叛逆期會經常犯錯誤,而孩子犯了錯誤之后,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被家長逮個正著,但他們還是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孩子變得喜歡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