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是有力度的人。言而有信是很重要的,做什么比說什么更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流于表面。這樣會失去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叛逆嚴重時就會出現打罵家長的行為。
14歲女孩叛逆嚴重打家長怎么辦?
1、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有些父母習慣把一切苦和累都自己扛,而不讓孩子吃一點兒苦。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不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的。所以,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外的工作和收入情況,說的越具體越好,從而使孩子學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明白任何財富都來之不易。這樣孩子就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感激和尊重父母。
2、教育孩子要嚴友共存
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通過嚴友共存的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出良好的習慣。如果長大敢和家長還手了,只能通過耐心的教育去說服,如果采取暴力教育,只能一次把孩子打怕了,要不就別動手,在其心智還沒有成熟之前,暴力教育只能用一次,而且只能用一次,有效果就有效果了,沒效果再打也沒用。
3、不要試圖否定孩子的想法
叛逆的孩子和家長肯定有一些想法上的分歧,但不要試圖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冷靜地與孩子討論解決兩種方法的分歧,孩子也有判斷的能力。如果雙方有很大的不同,家長也不要太著急,用耐心和事實慢慢和孩子解釋。減少差距并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4、誠心與孩子交朋友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懂得平等是最溫暖的愛,父母只有與孩子平等才能做到將心換心。如果父母放下架子學會跟孩子交朋友,孩子會樂于接受并積極配合。一般朋友之間的交流環境是寬松愉悅的,和孩子真正成為了朋友,孩子才能敢于在父母面前敞開心扉,一旦發現孩子有什么不解和謎團和心結,做父母的要學會察言觀色、尋找最佳的溝通方法。
5、與孩子彼此信任
有個別父母,對孩子說的話總是持懷疑態度,由于父母對孩子不信任,反之孩子對父母的承諾也會將信將疑。這樣的親自關系即使從表面上看比較融洽,其實依然處于緊張狀態。往往孩子即使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會和盤托出,說話時總是吞吞吐吐摸著石頭過河。 孩子不能想父母敞開心扉,父母很難能做孩子心靈的導師。
6、學會尊重理解孩子
作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叛逆期的行為和心理特點,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有著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觀念,父母不要認為孩子是故意和自己對著干,對其進行說教。這時采用強制性的方法管教孩子,其結果往往相反。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應當學會理解,尊重孩子。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強。
7、自我檢討
家長要停止各種強迫孩子或其他大人的行為,包括“軟”強迫,比如不要經常強烈要求孩子怎么樣、怎么樣,否則就對孩子怎么樣、怎么樣,而不愿聽聽孩子的看法。大家都要心平氣和,有矛盾大家都要平等地聽聽別人的看法,小問題應當寬容,慢慢養成一家人平等協商解決問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