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剛好是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的年紀,很多孩子因為壓力、因為環境,出現了一些不良行為,有的是出現厭學情況,有的則是天天玩游戲,甚至是休學,孩子有種種跡象,家長不能忽視不管,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才是重點。
14歲女兒不想上學怎么辦
1、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愛上學習,像是孩子在學成語的時候,父母可以通過跟孩子玩“看圖猜成語”的方式,當孩子在學歷史知識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看相關的電影內容。寓教于樂。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正面的情緒影響下,孩子才能夠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2、嘗試理解接納孩子
當我們聽到孩子說不想上學時,不要覺得孩子變壞了,不想好好學習了,將來可怎么辦呢?由此焦慮萬分。這是我們大人的問題,因為我們被卷進了孩子的情感漩渦里,把孩子的感受無限的放大。甚至還會連續發問,不想上學啦?為什么?你今天還去不去呢?你不想上學,你想干什么呀?不要一味去指責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不想去上學的問題。試著去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將更有利于孩子理智地思考是否去上學這件事。
3、幫助孩子制定目標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學習是縮短自己與目標距離最好的方式,所以當孩子不想上學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目標。
4、慢慢地去引導孩子
當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時,身為父母千萬不要去嚇唬孩子或者是強迫孩子去學習,而是要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發現孩子厭學的問題,從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重拾對學習的信心,讓孩子自己能夠去學習。怎么引導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能硬來,否則會適得其反。
5、與孩子溝通
坐下來好好地問一問,到底是為什么不想上學,如果孩子不愿意回答,或者是就是認定了不想上學,家長這時候就要進行思想教育,通過一些身邊的事來告訴她們,讓明確的她們知道自己不上學之后要做的事情,要承擔的結果 ,細心地跟孩子溝通。
6、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干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如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溝通。孩子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一些心里話也不和你說,甚至和你有強烈的情感上的沖突。所以家長調整自己的心態還是比較重要的。
7、父母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度。生活上父母需注意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