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朋友家的一個孩子,初二上半學期的時候成績還是可以的,到下半學期的時候,開始出現下滑的現象,上課不想聽講,回家作業也不想做,還說上學沒意思,不想去上學了。他爸爸一聽也沒說話,第二天直接帶著他去海邊了,在海邊整整呆了兩周時間,兩周之后,孩子的皮膚明顯變黑了,整個也瘦了不少。回來之后問他,還去學校上學嗎?使勁的點了點頭,就這樣,他爸爸把孩子送回了學校繼續讀書了,其實像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初二孩子厭學咋管
1、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大部分道理都懂,家長的套路和性格孩子更懂,所以家長要做的事情不是一直把“他還是個孩子”掛在嘴邊,而是把自己的孩子當作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小大人”,該吃的苦必須吃,該做的家務必須做,該學的生存能力必須學,該放手的時候家長不要一直攙扶著,這是家庭教育中一個很重要的理念。
2、帶孩子去社會體驗
孩子不想去上學,千萬不要放任不管,也千萬不要讓孩子呆在家中成為啃老族,家長在家中伺候孩子一天兩天、三天四天,就有可能演變為伺候孩子一年兩年甚至好幾十年。所以,孩子不想上學,或者有厭學情況出現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吃點苦頭,沉浸式體驗外面的辛苦也好,或者讓孩子去做一些苦工,讓他體驗到生活的不容易,自然就收心回學校了。
3、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沒有充足的興趣是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定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遺余力的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很多孩子厭學是因為興趣不高,興趣不高常常與學習習慣不好相聯系,所以家長最好積極觀察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才好。
初二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推脫責任
這類孩子常常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他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于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實他們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只是不愿意承認而已。
2、找借口
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歸結為一些外部原因。當這些孩子達不到要求的時候,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盡量找些以為比較好的借口,讓大家覺得他說的這個借口確實挺合理的,這樣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沖突。
3、沒有自信
厭學的孩子一旦在學習上成績不好的時候,就特別的自卑,感覺自己很失敗,感覺自己不行,什么都做不好,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從來不反思下自己的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也不做總結,一味的沉浸在自己失敗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