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才,孩子在產生厭學情緒時,希望家長們可以多用心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多關心多鼓勵多幫助,讓他們從低谷中走回正軌。厭學的孩子必定自己心里也是難受痛苦的,作為家長不能再給孩子壓力或者是一些批評指責了,希望家長能用自己積極的態度去影響孩子,幫助孩子盡早脫離厭學苦海。
孩子初中生厭學怎么辦?
1、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每個人都有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學生的責任就是學習。只有掌握了知識將來才能為社會,為家庭做出貢獻知識可以創造一切。所以做為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態度決定成敗!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只有努力刻苦的學習,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做優秀的學生,這就是作為學生的本分。
2、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
增強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會更加喜歡學習,對學習上的也會更感興趣,像是孩子有了成績上的進步之后。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鼓勵性的行為或者滿足孩子一些合理要求,這樣也能夠幫助初三孩子更好地去學習的,改善孩子厭學的情緒。
3、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父母和老師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一起學習,既熱鬧又能通過競爭心理達到學習的目的。
4、樹立學習目標
孩子年紀小,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和長遠的學習目標,家長可以想辦法給孩子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比如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是創造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徑,當孩子清楚了這些之后,他的責任意識也會慢慢被激發出來。有了清晰的學習目標,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
5、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有的孩子學習比較懶惰,放學了一定要先去玩游戲或者看電視,等到晚上睡前才著急寫作業,因為時間緊,心情焦慮,寫作業的時候就煩躁,就會產生不愛學習的情況,家長應該讓孩子每天回家先做作業,做完作業再玩游戲、看課外書。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很重要。
6、正確引導
我們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孩子初中生厭學的表現會有哪些?
1、推脫責任
孩子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他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于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實他們的心里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責任。
2、合理化
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盡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敗趨于合理化,這樣的自我安慰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沖突。
3、自我貶低
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能從科學地分析中堅信自己的學習能力,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