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如果自己不努力學,家長再逼再催,花再多錢給他補課都沒有用,這是因為孩子沒有內驅力,孩子的內驅力也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后天培養出來的。
最麻煩的是,很多家長不僅不會培養初中孩子的內驅力,反而在不斷消耗孩子的學習動力,導致孩子厭學成績下降。
家長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反而會吃力不討好,甚至還害了孩子,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因為父母沒有掌握培養孩子內驅力的方法。
初一孩子不努力學,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分三個步驟
第一個叫單科突破,為什么要單科突破呢?因為成績差的孩子基礎都很弱,而且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最好就是先單點突破。學好一門課,孩子在一門學科上取得成績之后,就會變得自信有成就感,之后就會努力的學習,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但是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是一把抓,給孩子安排大量的學習任務,放假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這就會產生問題!
孩子在接受這些大量學習任務的時候就已經超負荷了,父母還經常會給孩子灌輸我們都是為了你好這個思想,導致孩子現在學習就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
學起來很痛苦,但是又不得不學,這種糾結的內心狀態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并且,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孩子的精力消耗也越來越嚴重,就會產生本能的反抗。家長越是逼孩子學習,孩子越是不愛學習。這個時候,父母認為孩子不聽話,對孩子進行打罵的話會造成二次傷害。
這就是為什么普通孩子多優秀的孩子少,就是因為優秀的家長少,想讓孩子成績進步沒有錯,但是用催逼打罵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無形中就把孩子給毀了。
家長可能會問具體應該做什么呢?那么接下來就是第二步,幫孩子建立信心。
要明白孩子學習為什么會逃避,不想學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他感覺太難了,自己搞不定,沒有信心。
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給孩子支持鼓勵和認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并且一定要相信他有能力把成績提上來,有的家長不斷的挑孩子的毛病,還經常拿他跟別的孩子比,這樣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導致孩子喪失自我價值。
接下來要學會制定合理的目標,特別是制定一些小目標,小到一定不會失敗的。比如說每天就背5個單詞,不要想著把成績一下子就提高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只要有進步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很多父母制定的目標根本就不合理,而且成績一旦下滑父母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著急的心態,會導致父母開始用批評指責的方式跟孩子溝通,說你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真笨,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特別失敗。
孩子開始自我否定,并且把痛苦和學習綁定了起來,成績就越來越差,自信是產生內驅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說想要激發孩子內驅力的父母,一定是幫助孩
子建立自信獲得成就感的,這樣循環往復才能不斷的進步。
接下來第三步就是激勵,激勵是通過外部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培養內驅力,激勵可以讓孩子有持續學習的動力,激勵用的好可以強化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可以讓孩子對學習上癮。
家長要學會使用隨機獎勵,這而不是承諾性獎勵,孩子對游戲上癮就是因為游戲里面有隨機獎勵的機制,上癮就是這個原理。
好了,方法就是這些,做不做就是家長的事情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解決孩子的問題。